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0:39: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是
①社会发生巨变?②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阶级关系出现新的变化?④儒家思想形成正统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变化,低层的“士”活跃起来,出现了私人讲学,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既然是百家争鸣,故此时思想很多,而儒家思想此时并未形成正统地位,故④说法错误。排除含有④的选项,故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邓小平曾经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中“和平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
A.总体和平
B.绝对和平
C.局部和平
D.大国和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历史现象最早出现的是?(?)
A.雕版印制《金刚经》
B.火药武器用于战争
C.用灌钢法制作钢刀
D.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以下皇帝的行为,不属于对这一理论应用的是
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为了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势力
C.皇帝重视发生的自然灾害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君权神授”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天人感应”认为天子如果无道,上天便降灾难于他,两者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加强皇权而打击诸侯的势力,是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正确答案为B。“祭天”、“奉天承运”符合“君权神授”理论,A、D排除。皇帝重视灾难,符合“天人感应”理论,排除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毛泽东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以下关于当时世界政治局势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多极化格局形成
B.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不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但是多级化格局至今没有形成;C不对,此时中国处于文革动乱时期,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D不对,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逐渐恶化;B符合题意,因此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以制衡苏联。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