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0:2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老照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照片1?八国联军镜头下的中国人?照片2?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比较照片1、照片2,提取两项相关社会生活变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信息:晚清男装为长袍,民国出现西装或中山装。
说明:随着西学东渐和中国社会的开放,西方的服饰文化影响中国。
示例二:
信息:妇女不再缠足;女装变成了改良的紧身旗袍,展现出女子的曲线美。
说明: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法律废除了妇女缠足;平等、自由思想下的妇女追求个性解放。
示例三:信息:断发。
说明:略。(12分。谈出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对比两幅图片,从男女服饰、妇女缠足、男子断发等角度概述民国时期与清末相比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并结合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有英国商人在考察中国市场后认为,中国人口众多,商品需求量极大,遂运输了大量钢琴、吃饭用的刀叉至上海等商埠,结果却是产品滞销,着实做了一次赔本买卖。对此事件理解错误的是?

A.英国商人利用新的条约企图倾销商品
B.英国商人缺少对中国国情的全面了解
C.中国的自然经济抵制了这些外来商品
D.中国民族工业对外国商品的强劲冲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工业还没有诞生,抵制其产品滞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自然经济的作用和西方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所以表述错误的是D项,BC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反对理学家只谈义理不谈功利的虚无说教。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异端”思想家李贽
A.提倡拜金主义,发展工商实业
B.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
C.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D.倡导“经世致用”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AB在题干中无从体现,D主要是顾炎武等人的思想。
点评: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重要思想家
生活时代
主要思想主张
实?质
李?贽
明朝后期
?①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思想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是
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文化上的反映)
②黄宗羲
③明清之际(明末
清初)
猛烈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
④经世致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
⑤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秦皇、汉武、宋祖均被认为是比较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因为他们都? (? )
A.重视儒家思想
B.大力发展工商业
C.提高丞相地位
D.强化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如秦始皇焚书坑儒,压制儒家思想;B不对,封建王朝多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不对,随着君主专制的发展,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强化;因此选D,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都得到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研究指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年增长速度每下降3%,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有可能下降1%。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  )
A.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
B.主要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相互依存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扩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相互影响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离开对方而独立生存,选C。其余选项在题干中没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