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8 10:25:4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在这里,梁启超强调的是?(?)
A.历史是人们对过去人类活动的记述
B.重视历史的功用与价值
C.过去与现代存在必然的联系
D.深入研究才能探寻出历史规律



2、判断题  1976年10月6日晚12点,于光远将确认可靠的“小道消息”传给国务院政研室的同事李昌夫妇,大家都兴奋得许久没睡。“小道消息”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唐山大地震
B.四人帮被“粉碎”
C.改革开放政策出台
D.邓小平复出



3、判断题  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四句流传千古、至今不衰的话:“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其内容看是
A.程朱理学
B.阳明心学
C.李贽“异端”
D.经世致用思想



4、判断题  (2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战略家富勒说:1588年西班牙舰队的失败就好像一个耳语一样,把帝国的秘密送进了英国人的耳朵,那就是在一个商业的时代,赢得海洋要比赢得陆地更为有利。
------摘自戴旭《海权决定大国兴衰》
材料二?中国兵船甚少,岂能往堵敌国海口?上策固办不到,欲其自守,亦非易言。自奉天至广东,沿海延袤万里,口岸林立,若必处处宿以重兵,所费浩繁,力既不给,势必大溃。惟有分别缓急,择尤为紧要之处,如直隶之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系京畿门户,是为至要;江苏吴淞至江阴一带,系长江门户,是为次要。盖京畿为天下根本,长江为财赋奥区,但能守此最要、次要地方,其余各省海口边疆略有布置,即有挫失,于大局尚无甚碍。
-------摘自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二十四?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中英两国海权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目的。(8分)
(2)中英两国海权思想的实践在19世纪产生了怎样截然不同的结果?试分析其原因。(16分)



5、判断题  有人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史学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A.用现代史学观去研究历史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D.就是我们用那个时期的历史观去认识那个时期的历史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