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6 11:1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下列有关中国教育的表述,按出现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
③恢复高考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③②①
D.④①②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史实,联系教材所学可知,面向工农“开门”,开办工农学校是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的教育方针,恢复高考是在1977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1995年国务院提出的,所以正确排列是②③④①,答案为B。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史实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有人对“文革”前17年的教育估计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大破大立。”你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论据来驳斥上述观点
①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②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③形成了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④颁布《义务教育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革前中国教育的成就。依据所学可知,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颁布《义务教育法》都是改革开放后的内容,故都应排除,即排除含有①、④两项的选项。故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是新中国某时期河南省某县行的“觉悟票”正面及背面说明,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计划经济时代商品短缺的产物
B.人民公社时期刮共产风的产物
C.平均主义大锅饭受挫后的产物
D.大跃进运动的产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觉悟票的说明中可以看出,它的出现是对劳动积极性的一种奖励和惩罚的措施,这与平均主义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 ABD与“觉悟票”说明信息不符,故排除。
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983年6月25日邓小平讲话
材料二: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合则两利,离则两伤;捐弃前嫌,携手并进。
------1990年6月11日江泽民的讲话
材料三:关于台湾问题,胡锦涛指出,当前台海局势仍十分复杂敏感。“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关系紧张的根源,是台海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反对“台独”、遏制“台独”势力的冒险活动,符合中美双方和亚太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
-----2004年10月25日胡锦涛会见美国务卿鲍威尔
材料四: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2005年4月28日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邓小平对两岸关系提出了怎样的主张?
(2)请概述国共两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合作的史实和作用。
(3)根据材料指出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关于两岸关系的愿景。


参考答案:(1)国共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实现国家统一,反对外国干涉。
(2)和:在大革命时期,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败了日本侵略者。(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祖国统一必定实现,这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责任,也是全世界所有热爱祖国的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上国共两次合作的掌握以及对当前祖国统一大业的正确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左宗棠
材料二?左宗棠下令“抚辑流亡,疏销积水,修葺城堡,并派各营分驻其间,以资照护;战争余暇,即令士卒持锄梨开渠引水,从事耕种,树艺谷桑,种植蔬菜,以充军粮”;“立国有疆,古今通义。……至省费节劳,为新疆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左宗棠还在乌鲁木齐开设书局,刊印书籍。据统计,截至1880年5月左宗棠共兴建义塾三十七处。
——选自《左文襄公全集》、《新疆图志》
(1)根据材料一,左宗棠是如何看待新疆的战略地位的?(6分)
(2)要根据材料二,概括左宗棠在新疆实施的主要措施及意义。(9分)


参考答案:
(1)物产丰富;地理位置重要,关系到清朝的安危。(6分)
(2)措施:安抚流民,实行屯田,兴修水利;建议在新疆设行省和郡县;刊印书籍,兴办义塾。(6分)
意义:促进了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央对新疆的有效管辖,推动了新疆近代教育事业的进程。(3分)


本题解析:
(1)本小问主要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一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强调新疆的物产资源——粮、瓜果、畜牧、矿藏等,后半部分强调新疆地理位置的重要,从蒙古对京师的拱卫作用入手,指出新疆关系到蒙古,而蒙古关系到京师。
(2)将材料二划分层次,左宗棠在新疆的措施可分为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抚辑流亡……派各营分驻其间……令士卒持锄梨开渠引水”即安抚流民,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政治上设行省改郡县;文化上,开设书局,印刷书籍,兴建义塾。意义对应措施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