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6 11:16: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2001年,美国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空中侦察;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这些事件充分说明
A.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美国仍在坚持“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
D.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积极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单极世界。A是说明这些事件的背景;B不对,“门户开放”政策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美国的侵华政策,形成帝国主义列强共同侵华的联盟;C与全球化不符;只有D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论语》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该思想的是(  )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D.支持不结盟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想做(或不愿接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老三届”指的是在1966~1968年三年中毕业的初、高中生。汕头某校张老师作为一位“老三届”,他最不可能经历到的是
A.文革中参加“上山下乡”运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B.参加红卫兵,串联去北京
C.学校搞“教育大革命”,学习之余要参加生产劳动
D.恢复高考后,参加高考并考上北京师范大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歌谣反映了当时
A.社会转型的苦痛
B.传统旧俗遭冲击
C.新旧事物的对立
D.新旧事物的并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清末民初...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telephone),大足板子毕业生”即可判断出此时的中国存在着传统的中国事物和先进的西方事物并存的局面,其他的说法无关从材料找到依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读下表。表中年代I到年代Ⅱ数据变化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外国商品进口中国数量
(单位:万两)
中国外贸赤字
(单位:亿两)
中国新设工厂数
(单位:家)
英国
德国
年代I
9600
2800
1.66
79
年代Ⅱ
4900
0
0.16
132
A.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 B.洋务运动期间近代工业兴起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D.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由图表可知:外国商品进口数量减少,中国外贸赤字减少与新设工厂数增加可知中国的生产能力提高,可推断是一战时期1914-1919即民国初期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时期。ABC与题干时间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