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6 11:14: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要求“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不是最重要的意义;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这一说法错误,并非参加高考后就做官;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是其意义但并非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故此题应选C项。
点评:科教兴国的原因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79—1984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南优二号”的广泛种植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经济特区的创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粮食产粮和农业总产值大幅提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如此赞誉一位世界名人:他“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他所赞誉的是
A.黄道婆
B.袁隆平
C.爱迪生
D.达尔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东学西渐,西学亦东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欧洲的耶酥会士历经千辛,沟通中西文化,把中国当时的主流文化——儒学——程朱理学,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
——郑明谦著《儒学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1)为什么在中国的儒家思想影响下欧洲启蒙思想能够形成,而欧洲的先进思想在明清时期没有“生根结果”,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8分)
材料二?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政治制度不如人,而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著《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依据材料二,归纳胡适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2分)为改变上述状况,胡适等人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
材料三?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
——毛泽东著《新民主主义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谈谈毛泽东是如何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的?(8分)


参考答案:
(1)欧洲: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前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自然经济的阻碍;传统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6分)
(2)态度:全盘肯定西方文化,全盘否定中国文化。(2分) 主张: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新文学。(6分)
(3)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发表《新民主主义论》。(6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了毛泽东思想。(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河南人民出版社曾出版了《西平和平社大卫星飞上天,丰产亩小麦亩产七千三》一书,下面对该书中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完成了土地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由于东方红一号上天,带回空间优质粮种
C.杂交水稻“南优二号”大面积推广的结果
D.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当时浮夸风盛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