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1:05:38
1、判断题 (12分)?儒家文明
实际上他(汉武帝)和他的近臣们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问题:(12分)
(1)儒家思想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中央集权。孔子的思想为何有利于中央集权?(4分)
(2)从汉武帝开始,他的近臣是怎样将儒术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的?(6分)
(3)“汉武帝与近臣对儒术的扩展”对中国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2分)
(1)孔子以“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2分)以“礼”规范人们的言行,有利于实现社会秩序的安定。(2分)
(2)汉武帝时期的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之说,(1分)政治上认为王者受命于天,倡导“君权神授”(1分)伦理上强调“三纲五常”,(1分)顺从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了“大一统”的主张(2分)从而使儒家的学说扩展到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中去。(1分)
(3)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以下各项中均有“中国”二字,其中含义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是?
A.“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孟子·滕文公上》)
B.“桓公攘夷狄而救中国”(《公羊传·禧公四年》)
C.“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D.“凡岭南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中俄《尼布楚条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13年4月,亚太经合组织(APEC)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贸易部长会议,会上贸易部长们同意成员经济体国间分享信息,并承诺到2016年将关税削减到5%或以下。这说明亚太经合组织
A.将建立统一的亚太区域市场体系?B.把对抗欧盟作为该组织的重要任务
C.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内部自由贸易?D.将会完全消除各国间的矛盾和冲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考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相关认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一个论坛式、建立在成员国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相对比较松散的区域合作组织。故A、B两项表述错误;D项表述也不符合该组织特征,错误;根据题干中的现象,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保马法
C.文成公主入藏
D.平定三藩之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迁都洛阳是北魏的孝文帝;实行保马法的是北宋的王安石变法;平定三藩之乱的是清朝的康熙;文成公主入藏,是唐朝太宗时期的。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以台湾为依托,把海南岛和金门、马祖作为两翼,依侍其海空军的所谓优势,不仅要保住流亡政权,更要准备反攻大陆。蒋介石提出国民党的政治目标是“反共抗战,复国建国”。他的如意算盘是“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愿意同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决台湾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并希望台湾当局在他们认为适当的时机,派代表到北京或其他适当的地点,同我们开始这种商谈。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三? 1976年11月,蒋经国说:“吾国处于今日恶劣的环境之中,不得不忍负重之苦心,来处理难以忍受的事”。“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
-------《国共关系七十年》
材料四?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解决台湾和大陆关系问题上的办法有何不同?(4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3分)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一,指出蒋经国的政策与蒋介石的打算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3分)
(3)依据材料四,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他提出实现统一的“适当方式”后来发展为什么政策?(4分)
参考答案:(1)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准备反攻大陆;周恩来主张和平协商,和平统一。(4分)双方代表的阶级利益和根本立场不同。(3分)
(2)由反攻大陆到竭力保台。(3分)
(3)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一国两制”。(4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可以看出蒋介石的态度;从材料二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周恩来的态度。二者态度的不同根本上来说是阶级利益的不同造成的。(2)从此“吾人如不积极建设台湾,不但无法自卫,而且无法生存”可以看出蒋经国的态度由反攻大陆转为保台。(3)从材料“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可以看出邓小平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是国共两党平等会谈,“一国两制”。
点评:此题从台湾问题的由来考查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两岸是兄弟关系。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成功的收回了对香港、澳门的主权,也对台湾问题产生重要的影响,海峡两岸的关系在迅速的发展。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加强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