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五)

时间:2019-06-26 11:05:1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11年5月22日,第四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发布宣言,决定三国将在今年完成中日韩自贸区联合研究。一旦达成自贸区协议,这将会?
①带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一体化总体进程②对经济全球化起推动作用
③体现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 ④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组成部分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高中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共26分)
探究主题一?追溯源头:古代中西方文明的对比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探究主题二?分道扬镳:东西方的启蒙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主、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他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孔子和苏格拉底在重建社会秩序方面有何共同主张?各自的背景是什么?(6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原因是什么?黄宗羲与卢梭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8分)
(3)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8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探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4分)


参考答案:(1)共同:重视伦理道德。(2分)
背景:孔子: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2分)
苏格拉底: 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6分)
共同之处: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4分)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
(4)结论: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只要言之有理,任答两点即可得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
A.强调“春秋大一统 ”
B.糅合了多学派思想
C.趋向“三教合一”
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解读材料的能力,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材料中“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是道家的思想主张;“以教化为大务”是传统儒家思想,“正法度之宜”又强调了法治,由此分析可知董仲舒的思想糅合了多学派思想,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不合题意,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德法两国认为,希腊等国退出欧元区可以成为一种选项;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此事反映了
A.欧洲一体化遭遇空前挑战
B.欧洲经济一体化加深
C.欧洲政治一体化加深
D.欧元不符合各国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与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中主要是对希腊退出欧元区的不同看法, 特别是欧盟主席认为缩小欧元区会给欧洲经济带来严重伤害,以致联盟分裂,据此可以推断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遭遇了空前的挑战,A符合题意,B的表述不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D不合题意,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了“主静”的修养方法,强调“无欲”。这一修养方法的实质是
A.发扬光大“无为而治”的思想
B.淡化儒家重现世事功的主张
C.努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体现佛、道思想对儒学的冲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自从汉代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把儒学作为统治阶级控制人民的思想工具,在各朝各代的统治者纷纷利用儒学麻痹人民的思想,宋明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努力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