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57:14
1、判断题 下图为2007年欧盟驻华使团设计的一张题为“祝欧盟生日快乐”的贺卡。这张贺卡设计的寓意是?
[? ]
A.2007年正逢欧盟成立50周年庆
B.招财进宝是民间祈福的一种习俗
C.用中国民俗表达对欧盟繁荣期盼
D.欧盟的生日恰好是中国农历猪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尤其重要的是,西欧始终聚集着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精英人物。他们对战后欧洲地位的衰落耿耿于怀,谋求恢复欧洲的光荣,同时也解决欧洲面临的现实威胁和困境。他们认为,只有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才能以以团结的力量尽快实现复兴,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全,掌握自己的命运。丘吉尔就是“欧洲”的促进派。他参与发起了全欧范围的欧洲联合运动。他以自己在动员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时使用的令人记忆犹新的坚定语言说:“我们也能用一个单词来表明我们的目的—‘欧洲’”。
——引自【英】丘吉尔《欧洲联合起来》
材料二?二战后,随着欧洲各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西欧各国都清一色地成为民主国家,这使得各国政治政治生活上更加精密,价值观上更加接近。而且,民主共和制度是联合的先决条件。因为只有在民主体制下,才能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的作风。
——引自郭华榕、徐天新主编《欧洲的分与合》
材料三? “几百年来把欧洲组织起来的愿望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终于实现了。欧洲概念在公众舆论中形成了,成为各国政府关心的问题之一。”
——【法】皮埃尔·热尔贝《欧洲统一的历史与现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在二战后走向联合的主观和客观条件。(7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结束以来至21世纪初期“欧洲组织起来”、“终于实现”的主要过程和重大事件。(5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欧洲和世界都有哪些重要影响?(6分)
参考答案:(1)主观条件:二战后,西欧普遍衰落,面临威胁与困境;西欧各国认识到只有联合才能实现复兴,确保安全;以丘吉尔为代表的西欧精英们的推动;反法西斯胜利的经验教训。客观条件:西欧有相同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有相同的民主体制,容易形成协商、妥协和宽容机制;西欧有相同的市场经济体制。(7分)
(2)1951年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欧共体通过《欧洲联盟条约》,欧共体更名为欧盟;1993年1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欧洲一体化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和军事领域;2002年欧元正式启用。(5分)
(3)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使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在政治上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受到冲击,被迫调整对欧政策;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6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国家的联合,第一问要求学生概况欧洲国家走向联合的背景,要求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给予分析;第二问是欧洲国家联合的过程,要求学生对事件有条理性的认识;最后一问是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对欧洲和世界所产生的影响,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分析,千万不要落下一方面。本题基本是基础知识的考查,只要熟练掌握课本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6年,英国人贝尔福提出了各英属自治领“地位平等……作为英联邦的成员自愿地结合在一起”的报告。1931年,英帝国议会通过了这份报告,由此标志着英帝国转变为英联邦。导致这一转变的原因是
A.一次大战结束
B.民族解放运动和自治运动兴起
C.英镑集团形成
D.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战后,随着实力的下降,英国的殖民地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爱尔兰和自治领的分离运动也大大加强。1931年,英帝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不得不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和外交上拥有独立地位。A、D与转变无直接联系,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明朝设立内阁和清朝设立军机处,本质上都
A.强化了封建皇权
B.削弱了地方权力
C.分散了丞相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内阁是明朝在废除丞相制度后设立的专门备皇帝顾问的秘书班子,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使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世纪至前3世纪在中国、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形成了各具特点的文化传统,他称之为“轴心时代”。其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 |
知识即美德 | ||
认识你自己 | ||
中国 | 孔子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为政以德”“克己复礼” | ||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参考答案:
(1)相似之处:把人、人类社会作为探究的对象。(2 分)根本目的:古希腊思想家是发展和完善城邦民主政治;孔子是巩固奴隶主贵族政治。(4分)
(2)核心主张:因信称义,信仰得救。(2 分)原因: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3分)
(3)提倡科学和民主。(2分)陈独秀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在批判中继承和发展。(3分)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强调“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孔子之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与古希腊的思想家都把人和人类社会作为研究对象。古希腊的思想家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责任,有利于完善民主政治;孔子关注的是社会问题,主张人要服从社会,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
(2)结合所学知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核心主张是“因信称义”。康有为希望效法马丁·路德,通过创立孔教,把儒家思想由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改造为资产阶级变法的思想基础,改造儒家思想为资产阶级变法服务。
(3)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三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民主、科学;陈独秀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这是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
点评:通过本题可以得出以下启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本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