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0:57:1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一位旅行者携带德国马克前往柏林。根据欧元启动进程的有关规定,该旅行者持德国马克?最迟到柏林消费的时间应该在
A.1998年6月  
B.2002年6月 
C.2008年6月 
D.2010年6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图片包含了社会经济等多种信息。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民国初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选做题:


参考答案:
示例一?
信息:民国初年的轻工业等发展迅速,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3分)
说明:中国社会性质和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改变。(3分)
示例二
信息:民国初年工业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中西部也有发展。(3分)
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更注重工业的合理布局。(3分)


本题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比较两幅地图,从中找出变迁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国初年,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沿江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布局了一批国有企业;还可以看出民国初期主要是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而新中国成立后重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还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中西部交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一五计划相关史实,分别进行说明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以下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昂然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出现这样婚礼的原因不包括
A.近代西方思想的传播
B.近代教育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
C.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D.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社会习俗的理解。从材料的信息来看,这主要反映了19世纪70年代生活习俗的变化。C项是错误的;中国封建制度没有结束。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近代化是指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据此指出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最大成果是? (? )
A.机器工业的出现
B.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主政体的建立
D.传统观念的转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理解“近代化”的概念,注意时间“20世纪初”,这是解答本题的两个关键。本题的四个选项都是近代化的表现,但是在20世纪初这一特定的时问范围内,最大成果应该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专制统治,建立民主政体。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秦朝统治者打击儒家,西汉统治者推崇儒学,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现实需要的变化
B.农民战争的推动
C.儒学自身的发展
D.统治者个人的好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不同朝代采用不同的文化,是从自身统治角度出发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