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0:46:04
1、判断题 20世纪初中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是? (? )
A.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殖民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双重性质
B.采用政治斗争、武装斗争等多种斗争形式
C.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斗争的思想武器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审题要注意是“新特点”即20世纪才有的,A、B选 项是以往旧的民族解放运动就具备了,因而不是“新特点”,20世纪初中国、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时,马克思主义还没有传到中国和印度,D选项与史实不符。20世纪初,亚洲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民族民主革命。才使运动带有明显不同于旧式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孙中山认为:“循进化之理,由天演而至人为,社会主义实为之关键。”孙中山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A.消灭私有制的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
B.平均地权和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
C.用暴力推翻满洲贵族统治的民族主义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民权主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其首要问题在于平均地权;同时,孙中山不赞成进行激进的社会革命,而是主张通过改良来实现社会主义,因此选B.
点评:纵观孙中山一贯的思想,他从来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认为他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不过实行社会主义的办法,与马克思主张的办法不同,与苏联所实行的办法不同。例如,他不同意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而主张阶级合作;他提出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病,却不主张消灭私有制,而是主张节制资本;对于平均地权的方法,也仅仅限于用抽地价税的方法来实现土地利益归公;他虽然欣赏苏联十月革命后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从而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方法,但又不赞成在中国马上这样做。所以尽管孙中山本人从来认为他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他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但人们仍认为他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图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发行的二枚邮票,其中采用了孙中山的照片,这透露出它追求的国家理想是
A.自由民主独立
B.人民民主专政
C.君主立宪政体
D.三权分立体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仔细阅读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中的孙中山和林肯放在一起的目的在于告诉读者孙中山像要建立的是与林肯想要建立的国家理想是一样的,根据我们对于美国史的了解可知,林肯完成美国的内战要建立的美国史一个自由民主独立的国家,所以本题选择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和谐社会是人类永恒的理想和奋斗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演说
材料二?报复的本质只是增加了邪恶。因剑得到的亦将因剑失去。
——甘地《青年印度》1925年2月26日,第73页”
甘地认为振兴印度经济必须从复兴手纺车开始,“回到纺车去”成为甘地经济思想的中心口号,开展家庭纺织运动成为他的经济自主运动的主要内容。
——人教版教材第66页
(1)分别列举孙中山为达到材料一所说“三样目的”而进行的奋斗。(6分)
(2)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资料,并结合所学,对比孙中山和甘地的异同点。(9分)
参考答案:
(1)民族革命:领导辛亥革命;政治革命: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等;社会革命:提出《实业计划》,规划中国工业化的道路。(6分)
(2)同:基本都是同时代的人物(或都面临民族独立和发展的时代主题);两人都被本国人民称为“国父”(或为人民所怀念);两人都是资产阶级革命家;都主张民族独立和发展。(回答三点得5分)
异:为实现民族独立所采取的手段不同,前者主张暴力革命,后者主张非暴力革命;对西方文明的态度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文明,后者排斥西方文明。(4分)
本题解析:(1)结合必修三和选修四的相关知识,认真阅读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可知:民族革命重在反满清封建统治;政治革命重在创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维护民主共和;社会革命重在关注民生、发展社会经济。
(2)结合两段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从孙中山、甘地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两人的历史地位、两人的阶级属性和共同主张等角度回答共同点;从材料二可知甘地的反暴力斗争主张,这与孙中山的暴力革命主张相反;从材料三可知甘地“手纺车运动”西方先进文明,这与孙中山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制度、技术等主张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图片及说明,回答问题:
图1:2005年4月27日上午9时,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参访团拜谒中山陵。
图2:2009年6月1日,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拜谒中山陵。
图3:中国台湾网2010年1月2日消息,台北“故宫”博物院元旦当天举行“孙中山铜像归位典礼”,马英九、“行政院长”吴放义、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会召集人林百里和孙中山侄曾孙孙必达等人均应邀出席。
(1)图1中,国民党主席连战在拜谒中山陵曾说“中山先生……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理念。(5分)
(2)图2中,吴伯雄先生强调了“中国国民党一定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训,体现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山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什么?(4分)
(3)图3“国父铜像”中,孙中山先生被尊为“国父”的理由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13分)(1)理念: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即推翻皇权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人民享有国家的主权,国民享有普遍的自由和权利。(3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以此来解决土地和贫富不均的问题。(2分)
(2)内涵:救国救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理由:孙中山领导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鞠躬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