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26 10:32:2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为河北宣化北魏鲜卑贵族墓中的舞乐佣,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加快
B.鲜卑民族娱乐生活丰富
C.当时鲜卑雕塑艺术领先
D.直观感受鲜卑民族生活



2、判断题  维新变法期间,体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派施政纲领的文献是
[? ]
A.《孔子改制考》
B.《变法通议》
C.《定国是诏》
D.《应诏统筹全局折》



3、判断题  评价历史事件需要尊重史实,但往往也会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下面是古人对某商鞅变法的评价:(8分)
董仲舒说:“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宦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在给宋神宗的上书中说:“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1)董仲舒和苏轼对商鞅变法评价的分歧在那里?(3分)
(2)两人的出发点各是什么?(2分)
(3 )造成两人看法不一致的原因有哪些?(3分)



4、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甲午战争后国人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



5、判断题  梭伦在诗中谈到“euno-mia”即“好的政府”,并将它解释为平衡公民互相冲突的利益。由此体现出梭伦改革
[? ]
A.坚决打击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满足广大平民阶层的利益
C.中庸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
D.没有满足各个阶层的利益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