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6 10:16: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3年爆发的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其直接原因是(? )
A.美国宣布美元贬值
B.股价狂跌,物价飞涨
C.中东产油国大幅提高石油价格
D.美、日、西欧的激烈竞争



2、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洪秀全起自布衣,驱逐异族,虽及身而亡,固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也,因深慕其为人……五十年前,太平天国即为纯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
——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
材料二
“洪氏之覆亡,知有民族而不知有民权,知有君主,而不知有民权。”
——孙中山《太平天国战史序》
材料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政治纲领》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对待太平天国运动是一种什么态度?(2分)扼要指出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3分)
(3)对比材料三与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与太平天国运动的相似点。(2分)根据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在吸取太平天国运动教训的基础上又是如何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6分)



3、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西欧的联合”在当时客观上有利于
A.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
B.推动中苏两党两国关系正常化
C.消除中美间敌对关系
D.改善中国的国际环境



4、判断题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5、判断题  两汉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与亚欧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包括 ①、甘英到达大秦 ②、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 ③、中西交通有陆路和海路 ④、汉朝丝织品远销欧洲、铜镜传到日本 ⑤、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⑥、冶铸技术西传到欧洲,东传日本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