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抗日战争胜利》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09:49: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0分)【历史一近代民主思想与社会实践】
到19世纪30和40年代,法国的共和派与英国的激进民主派都感到上当受骗了,他们曾在各自的国家里,以起义和示威游行的方式,强行发动一次实质上的革命,此后又都被抛弃,没有获得选举权……一些受尊敬的经济学家告诫工人们说,不要期望这个制度会改变得合乎他们的心意。由此,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并且要以主要由思想家设想出来的新制度来完全地代替现今的制度。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30、40年代英国“激进民主派”所发动的“实质上的革命”。这次“革命”的核心目的是什么?(4分)
(2)欧洲工人阶级“摧毁现行制度”最初的尝试是哪一运动?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人们被引上摧毁现行制度的道路”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宪章运动。(2分)
目的:取得普选权。(2分)
(2)尝试:巴黎公社。(2分)
原因: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4分)


本题解析:
(1)19世纪30、40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英国“激进民主派”所发动的“实质上的革命”指的是英国工人为争取普选权而发起的宪章运动。
(2)“现行制度”即资本主义制度。回顾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第二小问考查工人运动爆发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的激化;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中叶毛泽东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结论相符的是
[? ]
A.抗战胜利洗雪中国百年国耻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C.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历史上进行过多次选举制度改革:
1832年选举改革法,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
1867年的改革中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
1884年改革统一了城市与乡村选民的财产资格标准,城市工人也有了选举权。
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
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至此,英国现代选举制度中的核心精神自由、平等和普遍的选举才真正较为完整的确立起来。
(1)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和影响。(7分)
(2)纵观英国议会改革的历程,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8分)


参考答案:(1) 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影响:大大加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促使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变化,推动了代议制的发展。(4分)
(2)财产资格的限制逐步取消;居住资格的限制放宽;妇女逐步取得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或男女性别的限制取消);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利(或废除投票中的复票权);选举区选民人数与议员人数的划分日趋公平。(8分,任答4点即可)


本题解析:(1)这一题的背景和影响都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只要所学理解并记忆,不难答出。
(2)根据材料中的“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和“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等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所以解题的关键是要准确而全面的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

[? ]


A.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
B.没收地主和富农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
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都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会场悬挂着马克思的画像,巨幅标语上写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标志着第一个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的建立
C马克思在政治、思想上发挥了领导作用
D体现出马克思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不对,这是指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B不对,1864年9月28日,世界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的国际组织——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在英国伦敦举行的群众集会上成立;C不对,1883年马克思去世;“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在政治上与经济上剥夺资产阶级,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化”可见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因此选D。
点评:表述性选择题也称为肯定型、一半型选择题。其题干中常有“表现在”“反映出””标志是””内容是“”性质是“”特点是“”准确表述“等提示语,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