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抗日战争胜利》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09:49:0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工人阶级意识觉醒的标志是(  )
A.卢德运动
B.议会改革
C.“无印花之战”
D.宪章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工人阶级意识觉醒的史实,其标志是“无印花之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880~1918年欧洲部分国家社会主义政党基本数据

材料二? 1895年恩格斯祝贺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称赞了其明智做法。这种做法就是利用(男子的)普选权,使社会民主党赢得了胜利的选票。“他们就一直这样使用选举权,以致使他们自己得到了千百倍的好处,并成了世界各国工人的榜样。”马克思的这位老朋友还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和用颠覆的办法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英]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影响欧洲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在选举中得票率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社会民主党取得成功的原因。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我们用合法手段却比用不合法手段获得的成就要多得多”。(11分)


参考答案:(1)①男子普选权确立的时间的早晚(2分);
②各国社会主义政党创建时间的长短。(2分)
(2)原因:①19世纪末德国工业发展迅速,无产阶级队伍壮大;(2分)②马克思主义传播(2分);③第二国际的推动;(2分);④德国工人取得了普选权。(2分)
理解:社会主义运动不只暴力革命一条道路(或和平方式更适合当时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聂荣臻曾为当时一位革命烈士题写挽联:“……并肩北伐,南昌广州,共举义旗,……抗日军兴,血战大江南北,茂林惨变痛陷身……”。挽联中逝去的历史人物应当是:
[? ]
A、冯玉祥
B、叶挺
C、吉鸿昌
D、项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要竭尽自由人的义务,应当享受自由人的权利。……我们要求普遍选举。……我们要求国会每年改造。普遍选举必能,也唯有它才给国家带来真正持久的和平,我们坚信它也会带来繁荣。
——《全国请愿书》(1839年)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大发展,使工人组织的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工人的素质和组织程度也大为提高了。较前更为复杂、精密的机器设备需要劳动者有一定的文化知识。 当时,一些国家在推行强迫的义务的初等教育。同时,各种工人组织也逐渐建立起来。……(工人)由工会出面与资方交涉,尤其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合法地参加竞选国会评议员。当时,此伏彼起的罢工运动经常发生,绝大多数罢工提出的要求……诸如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缩短工时、劳动保护、工伤赔偿、保护女工童工等。
——《世界近代现代历史30讲》
请回答:两段材料反映出国际工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上述材料反映了国际工人运动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的变化情况。
材料一说明,欧洲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采取了政治斗争的方式,具体要求就是取得普选权,这足与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主流是一致的,因为当时的工业资产阶级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也要求普选权和参与政权;材料二则反映了19世纪晚期工人运动的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这是因为,当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促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同时,资本家开始调整策略,注意提高工人的素质和生产技能,增加社会福利,导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由此可见,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方式是与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


本题解析: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概况。回答本题时,应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状况和阶级状况的变化作答。特别要关注经济发展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没有建立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法国
D.美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识记知识。意大利没有建立工人阶级的政党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