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俄国农奴制改革》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26 09:27: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你从下图中能得到的最直接的历史信息是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
A.俄国工业发展落后
B.农奴制的阻碍
C.俄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
D.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加重



2、判断题  俄日两国以改革的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其最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统治基础牢固,没有发生社会危机
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开明皇帝相互妥协
C.人民的反抗斗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水平较低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
材料三

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发起了什么运动?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俄国由沙皇专制制度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度是在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尼古拉二世
D.叶卡特琳娜时期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自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变法决心。上谕说:“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两个国家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二,光绪帝关于变法有哪些看法?(9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