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09:25:43
1、判断题 (14分)古人云:“为政之道,以厚民为本;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秦人知农弃桑,衣源未开,利缺其半。况今生平日久,生齿益繁,仍守一耕,治生无增,岁计无加,诸凡之费,皆取给于此,所以衣食两艰,丰凶并困。……(桑树)无论墙下路旁,垄畔田边,悉皆种植;既不侵地,又不妨农,旷土皆化为锦绣之资。
——清·杨岫《豳风广义》
(1)依据材料,概括清朝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杨岫建议采取哪些措施?(6分)
战国时期已有思想家从人性的观察中引出了后来被称之为法制主义的思路。……他们认为,仅仅希望凭借人性自觉来维持社会秩序,显然是缘木求鱼,所以他们主张一面要有“法”来控制秩序,一面要禁止雕文刻镂和锦绣纂组,以杜绝对人欲的诱惑。
——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阐释战国时期“法制主义思路”的主张及实践。(8分)
现代社会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早在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
(2)依据材料,说明黄宗羲思想主张中的进步性,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背景。(8分)
参考答案:
(1)荀子主张礼法并施(2 分);韩非子以法治强化君主专制;李悝变法,制定《法经》; 商鞅变法,推行严刑峻法。
(2)法律不是君主的工具,批判君主专制(2 分)。君主专制日益强化(2 分);商品经济的 发展(2 分);文化专制加强,理学僵化(2 分)。
本题解析:(1)依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荀子主张礼法并用;韩非子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主专制;李悝变法,并制定《法经》;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严刑峻法。
(2)依据材料中“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总结出黄宗羲思想批判君主专制的进步意义;第二小问结合所学明清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看:君主专制的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文化专制加强,理学僵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逐步形成,一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逐渐地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也不例外。请回答;
(1)中国是怎样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2)它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占领中国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方面的抵制?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使中国的农副产品生产服从于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19世纪60年代,由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控制中国海关,外国商品进口激增,中国原料出口也相应增加,外商大量收购农产品,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19世纪末,列强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在中国投资设厂,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导致农民、手工业者大批破产;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贫困和落后。
(3)主要有两个方面;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经济的抵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来资本主义经济的抵制。
本题解析: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有一个过程,它是逐步被卷入的。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双重的,此处要求回答的是危害,主要是导致了农民、手工业者的破产。遇到的抵制,一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二是民族企业的抵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由于西欧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坚持,《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保留了关于特惠制和关税同盟条约,允许发展中国家采取保护本国工业的必要措施。因此《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使美国
[? ]
A.完全消除了贸易壁垒
B.完全实现了贸易自由化的目的
C.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但未能主宰世界市场
D.形成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未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09年3月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调查(一)23题)(13分)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世界文明演进的主要力
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瓦特?图二蒸汽机?图三法拉第?图四电磁感应实验
材料二?二战后兴起的新技术革命使人类的劳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社会从以体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时代,过渡到以脑力劳动的解放为标志的信息革命时代。……人类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转变为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的素质逐步从体力型、文化型发展为科技智能型。
材料三? 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宇航员加加林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安全返回地面。1 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7月21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在月球上留下人类的第一串脚印,7月25日平安返回地球。
材料四?“神七”太空行走一小步,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大步。
图五2008年9月27日,中国宇航员翟志刚完成太空舱外活动
请同答:
(1)有人认为:从生产力角度看,材料一的两位科学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时代的发展。
这种观点对不对?说明理由。(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以来高科技是如何改变人类的劳动方式?(3分)
(3)根据材料三,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呈现的新特点。(2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中国科技发展一大步”的历史条件及其重大意义。(5分)
参考答案:(1 3分)
(1)正确(1分)。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广泛使用,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人类逐渐进入“电气时代”。(每点1分,共2分)
(2)表现: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从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到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转变为科技智能型。(每点1分,共3分)
(3)特点: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空间(航天)技术突飞猛进。(每点1分,共2分)
(4)历史条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党的正确方针政策(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任答2点,每点1分,共2分)
意义: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人类空间技术的发展。(任答3点,每点1
分,共3分)
本题解析:
第一问从两位科学家的理论贡献角度来思考。第二问根据材料进行概括。第三问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人类探索扩展到太空。第四问历史条件从党的政策、综合国力等角度思考。意义从对经济、科技、国家地位等角度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材料二?乾隆年间,当英国使团团长马戛尔尼邀请福康安参观他们的新式武器时,这位清朝的名将居然很不屑的说道“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操法,谅来没有什么希罕。”
材料三?……内外交困之下,1860年12月24日,成丰皇帝在北京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上请”。此时距离鸦片战争已过去20年,清王朝丧失了20年革命突变的宝贵时间。但这毕竟是古老中国发出的寻求自强的声音。
——摘编自《复兴之路?千年局变》解说词
材料四?二战期间和战后出现的新兴科学技术
(1) 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方面,简要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5分)
(2)有人认为“瓦特和法拉第是两位决定时代发展的科学家”,如何理解这种说法?(2分
(3)对比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统治者上层对外来技术态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3分
(4)材料四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科技中心在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4分)从上述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材料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分)
参考答案:(1)信息: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古典科技。中国在18至19世纪中叶落后于西方。(3分)原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需求,为近代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分)
(2)瓦特改良的蒸汽机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1分)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研制奠定理论基础,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分)
(3)低估西方技术到主动学习;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内忧外患使统治者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3分)
(4)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1分)?
原因:军事斗争的推动;经济实力的强大;政府对科技的重视。(3分)
启示:言之有理均可得分(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