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09:25: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文艺复兴运动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的相似之处是(?)
A.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
B.矛头都指向奴隶制残余
C.都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新内容
D.都在思想领域中重视人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注意比较的是两者的相似之处。A、B、C只符合百家争鸣;文艺复兴处于资本主义兴起时期,虽然把矛头指向封建的宗教神学但并没有涉及政治制度问题。正确答案选D。
点评: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和14至17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是各自历史上的黄金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却有许多相似之处的文化运动,在世界人类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
②所示的经济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阻碍作用
④所示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是封建地主经济,应该是在1952年底随着土地改革的完成而基本上结束,而不是新中国的成立;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所以②是洋务经济,中国近代化开始,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③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中国近代化一开始就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倾轧和排挤;④是民族资本主义,它的发展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阶级基础和思想基础,动摇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进步;⑤是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的形成和垄断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民营工业的发展,使得中国近代化进程困难重重。根据以上分析答案为C。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为2009年11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古代书院(二)》特种邮票1套4枚,分别展现了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江苏泰州安定书院、江西铅山鹅湖书院、海南儋洲东坡书院的风貌。其中鹅湖书院因南宋理学大师朱熹与心学创始人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鹅湖之会”而享有盛名。下列关于古代书院及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宋代最为兴盛
B.书院重视学术交流和论辩,提倡独立研讨,课程也较灵活,允许各有侧重,发挥专长,而且师生关系比较融洽
C.“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氏兄弟主张“发明本心”
D.程朱理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陆王心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表是《上海研究资料》记载的1889年和1926年上海外白渡桥通行的交通工具的变化情况(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提,1926年数字则是两天平均所得)该表反映了近代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汽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172
922
3764
①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②交通工具的各类增加?③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④传统的交通工具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A. ①②④?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表中信息可以看到,上海交通工具种类增加了,交通工具日趋近代化,传统的交通工具仍然占据多数地位,故②③④正确。近代上海虽然出现了汽车,但这些汽车都是从外国进口,因为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期间,中国才有自己的汽车制造业,故①的说法错误。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次与太平军交战后,左宗棠在家书中道:“毙贼三千有余,阵斩贼多名,极为痛快。”筹办福州船政局之始,左宗棠在给清廷的奏折中指出,“自海上用兵以来,泰西各国火轮兵船直达天津,藩篱竟成虚设”,因此“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
1874年,正当新疆局势危急时,清廷出现海防、塞防之争。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左宗棠主张“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
——摘自《左宗棠全集》
(1)根据材料,指出左宗棠在国防问题上的主要观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左宗棠的主要历史功过。(7分)


参考答案:
(1)观点: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加强国防;海防、塞防并重;主张收复新疆。(8分,每个要点3分,三个要点全部答对给满分)
(2)评价:推进洋务运动;捍卫领土主权;镇压太平天国。(7分,每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全部答对给满分)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非师远人之长还以治之不可”可知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依据“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可知左宗棠主张海防、塞防并重,依据“若此时而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不独陇右堪虞,即北路科布多、乌里雅苏台等处恐亦未能晏然”可知他的主张和李鸿章相反,主张收复新疆。
(2)依据所学知识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于推进洋务运动功不可没,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主权,但其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积极镇压太平天国。对于人物的评价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