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9-06-21 05:15: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城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固安理会依据《联合固宪章》做出协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王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芙固、俄罗斯、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也先后组织了中国的索马里海域远洋护航行动。

请对中国海军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授权(或“维和”)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击海盗,维护地区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国的海军实力,提高国际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本题14分)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3分)
?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 (3分)
(2)综合国力的强大。(2分)?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2分)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1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1分)
(4)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2分)


本题解析:
(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形成冷战局面。A、B、C分别是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的对抗措施。
(2)“极”指的是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或集团,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由于美苏冷战,形成两级对峙的格局。
(3)回答该问需要史论结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上多支经济、政治力量崛起,如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这些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机世界;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国实力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等因素都会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因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受到挑战。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局面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是2010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
A、海地地震后,中国警察赴海地维和
B、胡锦涛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
C、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
D、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C.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