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5:15:53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1991年,当地的索马里政府被推翻。之后,这个非洲之角的国家一直处于战乱状态。由于贫困和连年的战乱等原因,亚丁湾、索马里海城的海盗问题日益严重,威胁了国际重要航道的安全。联合固安理会依据《联合固宪章》做出协议,授权外国军队与索马王过渡政府合作打击海盗。 目前,已有欧盟、芙固、俄罗斯、印度等派出舰只在亚丁湾加强巡逻。而中国海军南海舰队也先后组织了中国的索马里海域远洋护航行动。 
请对中国海军参与国际社会打击索马里海盗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授权(或“维和”)活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打击海盗,维护地区安全,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展示中国的海军实力,提高国际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提示完成“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探究任务:(本题14分)
(1)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不同,美苏两国由战时的同盟关系转而走向对抗,在政治、经济、军事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图示。(3分)
?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
(2)美苏两国能够成为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极”,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国际关系格局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3)结合史实说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际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分)
(4)1991年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此后国际关系格局又呈现出怎样的特征?(2分)
(5)结合以上探究过程,归纳影响战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2分)
参考答案:
(1)A:杜鲁门主义;B:经济互助委员会;C:华约组织。? (3分)
(2)综合国力的强大。(2分)?美苏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抗)。(2分)
(3)西欧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实力大增,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不结盟运动成立,第三世界崛起;(1分)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1分)
(4)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特征: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1分)
(5)大国综合实力的消长;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大国外交政策的变化等。(2分)
本题解析:
(1)二战后,美国和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对抗措施,形成冷战局面。A、B、C分别是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采取的对抗措施。
(2)“极”指的是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国家或集团,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其综合国力决定的。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由于美苏冷战,形成两级对峙的格局。
(3)回答该问需要史论结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上多支经济、政治力量崛起,如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振兴,这些力量冲击着两极格局,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4)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机世界;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努力;俄罗斯拥有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5)综合分析上述材料,世界经济的发展、大国实力的变化和外交政策等因素都会推动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点评: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源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战后建立的两极格局在20世纪70年代因欧洲联合、日本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振兴受到挑战。90年代后多个经济中心的崛起,多极化趋势加强。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75年,邓小平访问法国时指出:“中国是坚决支持西欧联合的。我们认为,西欧国家为维护独立和保证自己的安全,在联合的道路上不断取得进展,这有利于世界局势朝好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中国政府
[? ]
A.争取法国支持,重返联合国
B.意在打破美国孤立中国的局面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主动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是2010年我国开展的一些重大外交活动,其中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
A、海地地震后,中国警察赴海地维和
B、胡锦涛出席在日本横滨举行的APEC领导人会议
C、胡锦涛出席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
D、参加“和平使命——2010”上合组织成员国武装力量联合反恐军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10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 ]
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
B.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C.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
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