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1 04:42: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读全球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增长表,它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 (  )。

时间
数额(亿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 000
1998年
4 400
A.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B.资本的国际化流动加快
C.国际贸易不断发展
D.市场不断扩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的外国资本投资比80年代增长迅速,说明了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加快。A项不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投资额变化主要反映的是资本的流动状况,C、D两项偏离表格信息。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揭示了中国三大改造中农业合作化运动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而人民公社运动则极大地提高了公有制程度,违背了农民自愿的原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当然这一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所以答案选D,A项应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 B C两项与人民公社运动史实不符。
点评: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材料以诗歌的形式再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发展变迁,这种模式已成为高考普遍采取的新方式了,这样不仅能够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还能考查学生对近代社会内容的准确把握。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给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最深刻历史教训是
A.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
B.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C.要防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D.要严防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文化大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场浩劫,“文化大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缺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导致个人崇拜严重,脱离实际,法制被践踏,民主被破坏等。所以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从理论角度剖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3分)1958年我国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人民公社。在此期间,党和政府对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进行改革调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生产队是人民公社中的基本核算单位。他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直接组织生产,组织收益的分配。这种制度定下来以后,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大牲畜、农具,公社和大队都不能抽调。生产队有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种植,决定增产措施。在保证完成国家规定的农副产品交售任务的前提下,生产队经营所得的产品和现金,在全队范围内进行分配。
——摘自《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通过)
材料二?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附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在一般地区,集体经济比较稳定,生产有所发展,……就不要搞包产到户。这些地方领导的主要精力应当放在如何把集体经济进一步加以巩固和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材料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
——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的通知(1983年1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国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政策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4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进展?据材料二,指出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4分)
(3)据材料三,分析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综合上述材料,对比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说说你得到的认识。(5分)


参考答案:
(1)政策: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主要生产资料归生产队所有;生产队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3分)
主要原因:“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1分)
(2)进展:突破了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或在生产队领导下可实行包产到户);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2分)
不足:只在贫困地区和边远山区推广包产到户;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或包产到户仍受姓“社”姓“资”的束缚)。(2分)
(3)意图:解决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推动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正确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3分)
认识:经济体制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水平;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2分)


本题解析:
(1)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关键把握生产队作为一个最基层生产经营主体,它具有作为基本核算单位长期不变,拥有主要生产资料归,有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上述实际是八字方针中调整的内容,给予生产队的自主权,恢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导致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左”倾错误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概括主旨能力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进展表现在生产队集中统一的经营方式进一步下放,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从材料二可知,受思想认识的限制,在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存在不足,推广包产到户地区的限,对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的认识仍存在分歧,心存疑虑。
(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三可分析出中央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图,解决原体制的弊端,推动发展新型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促进农业生产向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后农村经济体制的调整的对比,说明既要注重调整经济体制使之适应生产力的水平,也要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了世界格局的含义是
A.促使两极格局的结束
B.成为抗衡世界经济霸主美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C.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D.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C项不符合题干中“改变了世界格局”的要求,两极格局属战后政治格局,且促使其结束的是苏东剧变,欧洲没能代替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经济一体化改变的是美国居世界经济霸主的世界格局,因而应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