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1 04:13:5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列强向中国通商口岸输出资本,开始于(?)
A.鸦片战争前夕
B.19世纪四五十年代
C.洋务运动期间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关于知识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经济科技领域国际竞争激烈的产物②其主要动力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③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形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经济的全面掌握和理解。知识经济推动了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和发展,④应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与蒸汽机车同时期出现的是(?)
A.汽车
B.电话
C.轮船
D.电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
A.《罗马条约》的签署
B.关税同盟的建成
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
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关键是欧洲商品贸易的发展,因此应是关税同盟的建成,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9年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我们一定要采取严肃的态度,使他们了解中国是不可欺侮的,即使对苏联及各人民民主国家,我们不能有所依赖。
材料二?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又提出:我们在国际上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阵线的一方面,并明确宣布“一边倒”。
材料三? 1948年杜鲁门说:“世界正处于大变动当中,革命正从大多数‘无所为’的国家蔓延开来,共产主义正充分利用这个机会。……自由的方针再次受到挑战。这一次是来自一个新的强大地区,即苏维埃俄国,我们必须重新武装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盟友。”
——摘自《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四? 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毛泽东来说:“事关紧要的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哲学,重要的是它对世界其他部分对我们的政策。”对周恩来说:“过去我们有时候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无论你和我,我们俩都必须把自己的国家生存放在首要地位。”
——摘自《尼克公回忆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周恩来的外交原则立场是什么?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二战”后形成了怎样国际格局?毛泽东的这段讲话指的是什么?
(3)杜鲁门和尼克松的分歧是什么?二者有无本质分歧?为什么?
(4)尼克松的话被周恩来、毛泽东所接受,说明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外交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外交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独立是国家生存的基础,近百年来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压迫、丧失民族独立的历史使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有特别深刻的认识。
(2)国际格局: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资本)主义阵营对峙的国际格局。毛泽东所指:“一边倒”,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一致,使毛泽东对苏联采取了完全认同的态度。
(3)分歧是:杜鲁门采取了较为强硬的冷战政策;尼克松采取了较为务实的外交政策,不排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立但有着共同国家利益的国家。
二者无本质分歧,因为他们的政策都维护了美国的国家利益。
(4)基本外交原则是:维护国家利益是国家外交的基本原则。


本题解析:本题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为中心,考查了外交政策的变化。第一问从“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的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外交原则立场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对意义的来说,应该从百年历史中体会。第二问从毛泽东的话中不难判断两大阵营的对立,是国际格局的特点;一边倒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第三问杜鲁门与尼克松外交政策的分歧,但并无根本分歧,因为他们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第四问中中美双方都能接受的外交原则应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去思考。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