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1 04:1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中国实行的既能体现民族平等,又能保证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制度:
A.民主改革
B.和平共处
C.政治协商
D.民族区域自治



2、判断题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情况变化趋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②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③全世界均已实现了对外开放
④经济全球化在逐步形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判断题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背景材料:在中印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上,曾经历过3次高潮: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20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之交;上世纪50年代,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的友好合作。中、印两国既是邻国,又是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印度有着相似的国情。近年来,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和印度重新开放连接西藏日喀则地区亚东县与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再掀中印关系发展新高潮。
(1)写出古代中印两国交往开始的时间和途径。印度文化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唐朝时对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有哪些主要的异同点?
(3)中国辛亥革命和1905—1908年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有何共同的新特点?
(4)二战后,印度获得独立和新中国诞生,有何相同的国际影响?中、印两国实现民族独立的方式又有何不同?
(5)概括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印度经济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阻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指出20世纪后期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4、判断题  中学生应当成为文明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地拟举办“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
(1)展览一:伟大的三民主义
以下是展览文字节选:19世纪末,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关头,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要求,并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旗帜。、
作为解说员,请你向参观者解释三民主义中任意两个主张的内容。(4分)
(2)展览二: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
下表是展览中体现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成果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4分)

?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理论来源
马列主义
?
写入党章
?
中共十五大
核心思想
?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地位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
?
(3)展览三:“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以下是展览主题句:
20世纪末21世纪初,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运用所学知识,向参观者介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3分)
(4)展览四:重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以下是展览的结束语: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20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上,先进中国人不断寻求真理、不断探索并创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思想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请根据结束语及所学知识,就中学生如何继承和发展重大理论成果提一条建议。(2分)



5、判断题  我的考古处子作(6分)
材料:“曹操墓在安阳”引发的质疑风波,让元旦本应处于休息状态的河南考古队专家们一直不得安宁。一拨拨的质疑,一次次的回应,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围绕“曹操墓”的真伪,已发酵成各方关注的社会事件。?——《人民网》
回答:
(1)借助文献研究曹操墓,可选用下列史书是: _____、______/填字母/(1分)
A.《三国演义》
B.《史记》
C.《北魏书》
D.《魏书》 E.《三国志》
(2)有网友怀疑墓中“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石牌等物件是盗墓者后来放进去的冒牌物,如何鉴定石牌的真假?(2分)
(3)史书记载卞夫人去世后与曹操合葬,卞夫人去世时是70岁,与发现的两个女性头盖骨检测年龄不符。这一发现给你什么样的启示?(1分)
(4)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谈谈判断“曹操墓真伪”的基本依据。(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