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4:11:33
1、判断题 (22分)2009年迎来了新中国60华诞,民族的团结、祖国完全统一成为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的安定,民族的团结,社会的和谐,是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可靠保证。……(我们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温家宝总理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毛泽东和蒋介石同时身着中山装参加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重庆谈判。当《中央日报》记者提问其特殊含义时,蒋介石表示:“中山装是民国政府公务人员的正式着装,中正(注:蒋介石)身为国府(国民政府)主席,今天是代表政府迎候毛先生莅临陪都,自然要穿中山装以显庄重”;毛泽东则大气地说:“原因很简单,委员长和我都是中山先生的弟子,国共两党继承的都是中山先生的衣钵,同宗同源,存续相依.都穿中山装,那是再自然不过了。”
——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电影巨制《建国大业》
材料三?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在上海表示(右图):“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像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我非常高兴看到紧张局势的缓和和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而且我非常希望我们继续看到两岸不断地改善关系。”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因为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而作的奋斗,分析这一新型民族关系的主要作用。(10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重庆谈判中毛泽东、蒋介石分别赋予中山装的特殊含义,分析毛泽东说“同宗同源,存续相依”在抗日战争时期与今天具有的重大价值。(8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所指的主体内容,分析美国总统奥巴马这次对话对台湾问题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
参考答案:(1)奋斗:①1949年制定《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②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③1947年至今,新中国共成立了五个自治区、100多个自治县(旗);④国家采取西部大开发等措施,扶植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如学生答出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可酌情加分,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主要作用:①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②实现了民族平等;
③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2)特殊含义:①中山装在蒋介石眼中是身份的象征,可以凸显自己的特殊地位;(2分)
②中山装在毛泽东手中则成为维护国共合作,避免内战、争取和平的一把利箭;同时表明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的崇敬。(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重大价值:①抗日战争时期价值:孙中山在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中发挥了纽带作用;(2分)
②今天价值:孙中山依然可以在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分)
(3)主体内容: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一个中国的政策。(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积极影响:对阻止台湾分裂势力的图谋,促进两岸关系的新发展,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必将产生积极作用。(言之成理即可2分)
本题解析:第一问第(1)小问回答民族区域制度的形成过程。第(2)小问作用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第二问第(1)小问根据材料的理解回答,第(2)小问抗日战争时期价值可以从促进国共合作的角度来回答。今天的重大价值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角度来回答。第三问第(1)小问从“我的政府全面支持一个中国的政策,也就像三个联合公报所反映出的那样子”中获得信息。积极影响从推动两岸关系的角度来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一致的是
[?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文革”时期,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了迫害;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过程
B.文艺的繁荣不会持久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的影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阐明了文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命运,分析各个选项,,首先排除B,因为B说法太绝对。再排除D,它只说明了题干的前半句,而不能说明“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一现象。A项与题干重要信息“文革”没有关系,排除A,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全面分析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以下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不具有继承性的是(?)
A.孔子——朱熹
B.孟子——董仲舒
C.墨子——二程
D.陆九渊——王阳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二程是儒家的发展人物,墨子是墨家的,二者没联系。朱熹、孟子、董仲舒均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D.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的时间是1934年,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错误,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B不符合题干时间,也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C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国民党经济建设的举措和常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