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1 04:1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6分)近现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化。请阅读以下材料并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1)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传统经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
图2反映了什么现象?(1分)对中国传统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简表

年?份
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869—1894
50多
500多
1.42
1.41
1895—1900
100
4500
16.7
750
1901一1911
300
5600
31
510
1912一1919
600
13000
75
1625
(2)根据材料二,分析1895—1911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当时社会政治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请举例说明。(2分)
(3)1912年—1919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有利的国内外市场条件是什么?(2分)
材料三?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比较表
经济类型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4)读材料三,分析1952年到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91考试网、私成分有什么变化?(2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意义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分)
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1分)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
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
(2)1895—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并从中国进口大量的面粉和纺织品(1分) “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 1分)
(4)变化:公有制经济比例增大,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私有制经济比例大大缩小;(2分)
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分)
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小农经济的相关知识即可。
第(2)问,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即可得出答案。
第(4)问,依据材料信息回答,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它的原因主要从社会主义的改造来回答。它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唐太宗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为治国理念。为此,在社会民生方面,他强调
①无为之治,天下息兵?②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③仁义为本,慎用刑法?④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不是唐太宗的主张;④属于唐太宗政治方面的主张,与强调民生没有直接关系,因此排除。选C
点评:“贞观之治”出现的主要原因(表现):⑴政治方面:惟贤才是用,选官不避亲仇(提拔魏征);虚怀纳谏(魏征直言);用人扬长避短(房谋杜断)。⑵经济方面:休养生息,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存百姓”。⑶法律方面:慎用刑法,《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⑷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人才济济。(5)民族关系:开明(6)对外关系:开放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1950年开始至今,中国先后进行了几次较大规模的土地制度改革。下述土地制度改革产生结果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农村集体所有制初步形成 ②农村基本实现人民公社化 ③地主土地所有制基本废除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①是农业合作化的结果,出现在1956 年;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结果,发生在1958年;③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土地改革的结果,出现在1952年;④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时间是1978年;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国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经济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政治的制约,答案为C。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工业发展情况的评价,解题关键是要联系中国社会性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是
A.大街上报童手持报纸向行人叫卖
B.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C.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行驶在马路上
D.居民们排队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洋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D项是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而出现的现象。故在20世纪20年代的上海不可能出现此种新现象。此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所以应选D。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