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1 03:11: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他(韩非)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威势独在于主,则群众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服也,法政独制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
材料二?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
请回答:
(1)?材料二与材料一对比,相同的主张是什么?适应了怎样的时代发展要求?(5分)
(2)?材料二比材料一又有哪些重要发展,其积极意义何在?(6分)
材料三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黄宗羲是传统社会一心一意专事‘补天’的‘抱道君子’,而不是传统政治体系的所谓的‘掘墓人’”
(3)黄宗羲对中国提出了怎样的政治设计?这种设计的历史缺陷何在?造成这种缺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分)


参考答案:(1)同: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1分)适应时代: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时期,适应了地主阶级确立和巩固封建统治,建立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发展农耕经济的需要,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以及经济发展。(4分)
(2)发展:鼓吹天人感应;一方面强调君权神授,为皇权专制确立神学依据,另一方面要求天子循天道,施仁政,有利限制君权,抑制暴政。对巩固大一统和稳定统治秩序有积极作用。
(3)政治设计:扩大相权,限制君权;学校议政决断是非;历史缺陷:实质是修补封建专制,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 缺陷根本原因: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未成长为真正的阶级力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一位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 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以上村官任务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农村?
A.实行了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B.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C.坚持和加强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和发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故选A。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CD项都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考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杨奎松做出这一评价的依据是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正常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一外交政策不再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不同,开始较多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走向务实;结合所学知识,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成为国际上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故选A。B项是在1955年,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下图是海协会的会徽。下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体现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
②说明两岸已经开始走向统一
③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
④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从图示可以看出,该会徽反映了促进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的宗旨,表达了两岸同胞交流合作、平等协商的共同愿望,包含了中华文化中“和谐”“圆融”的精神,因此①③④均符合题意,②说法不正确,两岸开始走向统一的进程无法体现,故选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提到:“历史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今日来看,他们的立场仍是过于单纯。”这种“单纯”主要表现在
A.理学抛弃了传统儒学“积极入世”的治学态度
B.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理学弥补了传统儒学在塑造人性方面的缺陷
D.理学家们将儒、佛、道思想合而为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理学的兴起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是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服务的,从这个角度讲,它的目的明确而简单,故B项符合题意。理学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故A项错误。传统儒学也注重对人性的塑造,故C项错误。理学以传统儒学为基础,并融合了佛道思想,故D项的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