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59:04
1、判断题 (10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议院者,公议政事之院也。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中国户不下四万万,果能设立议院,联络众情,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合四万万之众如一人,虽以并吞四海无难也。”“承是国家自身唯一在定宪法,无宪法则无一定国是,而国家安得有标准。 ”?
——《郑观应集》
材料二?“中国宪政百年的曲折历程,固然因缘于风云际会、世事沧桑,‘救亡压倒了启蒙’而难有所为,迄今仍未能尽如人意,然则国人对宪政的基本无知亦不可不谓重要原因之一。中国传统中有一些不好的文化和制度因素,与宪政、民主理念格格不入,实乃阻碍中国迈向现代政治文明的最大掣肘。”
——蔡定剑《宪政讲堂》
回答:
(1)有学者认为,郑观应“是中国近代明确提出君主立宪要求的第一人”。依据材料一概括郑观应宪政思想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仁人志士为实现宪政民主所做的重大努力。(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宪政百年曲折历程的原因。(4分)
2、判断题 读图,1952年粮食产量上升和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分别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自然灾害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八字方针”的提出
D.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人民公社化运动
3、判断题 二战后,新加坡、韩国经济显著发展的共同经验是: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B.实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协调发展
C.实行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D.根据本国国情制定并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世纪时的欧洲,很多人认为世界是一片广阔的陆地,尽头是万丈深渊。虽然……他们知道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中国,但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交通非常困难,很少有人到过中国,也很少有中国人去过欧洲。
材料二?1851年,英国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博览会中陈列着7000多家英国厂商的商品和几千家外国厂商的商品,最令人瞩目的是庞大的汽锤、运行不息的机车等技术产品。
材料三
![]() | ![]() | ![]() |
马车 | 汽船 | 飞机 |
![]() | ![]() | ![]() |
雕版印刷书 | 电话 | 笔记本电脑 |
5、判断题 竹枝词是从民歌演化为文人诗体,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情感或是社会的变迁。下面四首竹枝词中,不能反映鸦片战争后社会新事物的是
A.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
B.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C.韩家潭里好排场,谁说高楼让外洋。请向报端看广告,北京初创打球房。
D.雪亮玻璃窗洞圆,香花爆竹霸王鞭。太平鼓打咚咚响,红线穿成压岁钱。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