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1 02:53:34
1、判断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一国两制’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按照‘一国两制’实现
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为一国两制的提出开了好头
B.1982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C.1984年,一国两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D.“一国两制”适用于港澳台问题、也可为他国统一提供借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85年3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至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一国两制”解决台、港、澳问题,实现国家统一的基本方针正式确立。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欧盟委员会宣布为减少碳来源:www.91exam.org排放及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2月22日包括中、美、俄罗斯等26个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国际航空业竞争日趋激烈
B.贸易壁垒阻碍经济全球化
C.发展中国家面临科技压力
D.全球气候问题威胁人类生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对抗全球气候变暖,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征收国际航空碳排放费;2月22日包括中、美、俄罗斯等26个国家在莫斯科联合制定反对欧盟航空碳税的一揽子‘报复性’方案。”,说明当今世界某些国家在面对共同的利益的时候仍然有矛盾和摩擦,相互设置贸易壁垒。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这样的做法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下面图表的解读,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①民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 ②民族企业发展迅速 ③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④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柱状图反映的是1913年到1919年间,中国注册工厂的数量在增加,出口值在增长。结合所学知识知②③符合题意。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教授。1949年1月生,1966年高中毕业,1969年作为知识青年至苏北上山下乡。1978年3月考进南京大学经济学系;1982年2月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江苏省统计局工作,1985年进入现在名为南京财经大学的学校任教……1998年考入南京大学商学院攻读国际金融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该段个人履历反映了?(?)?
A.“文化大革命”对他的成才起了积极的作用
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C.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对他成为教授至关重要
D.《义务教育法》保障了他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教授高中毕业以后是上山下乡;而1978年3月考进大学学,这就为他打下了学习与研究的基础,正是有了这样的基础,他才可能在日后得到继续深造与发展。所以说是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为他人生的转折提供了机遇。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图是民国初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1
A.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1918年,我国民族工业的到迅速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一时期西方正是在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这个夹缝中,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故选C。A项是在1895年;B项说的是现象;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包括民族工业的产生、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和衰落萎缩时期等都是重点。每个阶段出现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等都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