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考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1 02:23: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问答题: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8分)你如何认识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6分)


参考答案:⑴科技的发展进步(2分);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的推动(2分);两极格局的解体(2分);各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2分)(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⑵区域集团化是全球化在现阶段的发展特征,(3分)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到“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完成,表明我国? (? )
A.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并举
B.社会主义改造自始至终稳步推进
C.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
D.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与统一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项只是反映了材料中的三大改造的内容,没有反映“一五”计划中的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所以排除B项。C项为三大改造的一个方面,所以排除C项。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材料只涉及到经济建设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到政治建设与统一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新中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特别行政区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一律平等
D.民族团结互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对能力要求不高。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因此B符合题意。而A是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时而设置的,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C、D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故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中央政治小组的报告称“刑法、民法、诉讼法,没有制定的必要。”而1978—1997年间第五至第八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共制定了280多部法律,涵盖政治、经济、文化领域。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制不健全是“文革”发生的原因之一
B.“文革”后,党和国家吸取了教训,加强了法制建设
C.法律体系初步形成,基本做到有法可依
D.1985年之前,我国没有制定法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众法庭以“亵渎神灵”和“教坏青年”起诉苏格拉底。在判决时,起诉者提出判死刑,通常被告可以提出流放,然后由陪审团在二者之间做出选择,但苏格拉底却提出要给他以奖赏而非处罚,结果盛怒的陪审团判他死刑。下列对这件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平和公正是雅典法律的基本特点
B.苏格拉底对雅典社会极度不满
C.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
D.智者学派的社会地位严重削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提到的审判情况看,雅典司法还有很大不完善的地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