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9:44:17
1、判断题 隋唐时期,外来文化对中原影响最大的是(?)
A.西方科技
B.印度佛教
C.中亚乐舞
D.伊斯兰教
2、判断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之所以肯定曹操,恐怕也缘于二人在诸多方面有着逼真的“形似”乃至“神似”之处。举其大端,譬如叱咤风云、临危不惊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等等……即使在个性、气质上,二人也有着某种相似之处。
——宋培宪《毛泽东与(为曹操翻案)》
材料二:“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辄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北宋·苏轼《志林》
材料三:《三国演义》善于通过战争的描写来展现人物的性格。赤壁之战中的人物很多。重点只有几个。在决策阶段,作者着力写诸葛亮和周瑜,在决战阶段,则突出了曹操。……小说中的曹操经过各个时代的艺术加工,已成为统治阶级权臣的形象,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成为古今奸雄中的第一奇人,他的突出特点是奸诈,小说同时写出了他的雄才大略。
——《从<赤壁之战>看曹操奸绝、关羽义绝、孔明智绝——浅析(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5)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曹操的?(3分)
(2)结合宋元时代背景分析为何会出现材料二、三中对曹操的贬低评价?(8分)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关键是什么?(4分)
3、判断题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曾经历过“小国寡民”时代,并且成为后世不断回味的政治素材。下列各项中,与“小国寡民”有关的是(?)
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孟子追求的“仁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④《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判断题 (20分)在数千年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思想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回溯历史,国学的基本学理和精神都产生在先秦百家争鸣这个伟大的“轴心时代”。“先秦诸子皆为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拯济之,故其学术皆应时而生 。”(胡适 《说儒》)
⑴请根据材料一,完成以下表格:(4分)
? | 特?点 | 观?点 |
儒家 | 孔子的思想是关于道德的、政治的,……他认为政治和社会的和谐来自于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行为举止要符合传统规范。 | ? A |
道家 | 道家学者把全部精力放在思考和内省上,希望借此理解统治世界的自然法则,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认为,从长远来看,如果人们不再参与他们不懂或者无法控制的事情的话,就能够给整个社会带来和谐。 |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
法家 | 法家思想致力于寻找一种管理国家的方法!这种有效的方法以实践性强和冷酷无情著称。 | ? B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