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三)

时间:2019-06-04 09:26: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14年12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称,一战“未始非工商发达之转机,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所有大小工厂悉予竭力维持,一面趁外货入口稀少之时,改良土货,仿照外货”。政府发表该饬文旨在
A.反对世界大战
B.倡导民主科学
C.宣扬实业救国
D.维护领土主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14 年 12 月,民国政府农商部向各省发出饬文,“凡各省种种实业,俱应切实整顿”,要求各省趁一战期间大力发展各种实业,旨在宣扬实业救国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在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隐患是
A.国内还存在异常强大的旧势力残余
B.西方国家极力进行经济渗透
C.苏东关系存在着严重的不稳定性
D.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战后,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照搬苏联体制,没有根据本国国情来发展政治经济体制。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APEC会议?④参加联合国大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①②项都是在20世纪50年代参加的外交活动,分别是在1954年和1955年;故选A。③是在1989年以后;④是在1971年后。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50年代外交的成就。新中国成立后,以独立自主作为基本的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外交事业,总的来看,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三个发展的阶段,一个是在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前。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就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在50年代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了日内瓦国际会议和万隆会议等,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开始发挥着积极地作用。第二个阶段在70年代开创了外交的新局面,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中国开始作为一极在国际中发挥作用。第三个阶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进入了全方位外交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董仲舒认为《春秋》推崇的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如果各师其道,各持一端,就无法维护一统。因而他提出?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C.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董仲舒思想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这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它是错误的。所以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日本《每日新闻》2009年5月9日援引美国方面解密资料称,1967年8月,在美国要把小笠原基地返还日本前夕,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小笠原,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日美当时采取这一措施的依据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
B.古巴发生了导弹危机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欧洲建立了共同体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此对应,美日提到有可能“与中国发生核战争”,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