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毛泽东思想》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9:18:0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说:“他第一次把农民置于马克思主义革命计划的中心;他把帝国主义当做他所处时代的世界政治的关键,这甚至超过了列宁。这些就是他学说中的孪生支柱。”这表明毛泽东的学说?(?)
A.坚持了农民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全面超越了列宁主义的价值水准
C.全盘吸收了马列主义的思想主张
D.准确把握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A项表述错误,毛泽东思想坚持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而不是农民阶级,故A项错误;BC过于绝对化,表述错误,排除;毛泽东肯定了农民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作用,这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符,故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井冈山道路;“文革”结束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又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国情出发
B.实行改革开放
C.坚定不移地走民主革命道路
D.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井冈山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井冈山道路无关,故排除B、D两项;C项“坚定不移地走民主革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无关,故不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


A.中共七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简述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形成过程,并根据其主要内容分析它的深远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历史条件
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特别是一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
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以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实践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国际条件: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威力,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在欧洲与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
社会条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时代条件。
主要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的理论。
形成过程:
(1)毛泽东思想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中期,同各种错误思想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3)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4)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达到成熟,成为党的指导思想。(5)在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后继续得到发展。
深远影响: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2)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3)毛泽东思想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本题解析:准确把握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和国际社会的重大变化。从总体上把握毛泽东的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有其阶级基础、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和有利的国际条件。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十一届三中全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