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55:16
1、判断题 哈佛大学教授,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主要内容包括“出版前言、中国概况、文明的诞生、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国、帝国的再生……”?其中“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是
A.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唐代的崇儒尚佛
D.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活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大变革时期。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社会变革发表自己的看法,抨击其他学派,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故称之为“中国哲学思想的黄金时代”。
点评: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在评价春秋争霸战争时,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地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的史实,评述以上观点。
参考答案: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无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进步作用。
列宁的话适合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①战争给新势力提供了发展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②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秦的统一提供了前提。③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做这类题的规律是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分析历史事件,既要看到其积极作用,也应看到其局限性,并能分清以哪方面为主。做这类题还应熟知历史事实,否则便成无米之炊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中国大趋势》的作者之一多丽丝·奈斯比特认为: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所左右的思维模式。西方的问题就是由于竞选导致各个党派互相竞争,他们只能通过达成共识来实施政策,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段话表明丽丝·奈斯比特(?)
A.肯定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优势
B.认为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具有积极作用
C.称赞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认为中西方制度都适合了自己的国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中国政府非常稳定,政策非常持续,没有被竞选所左右的思维模式”“ 而中国一直在进行长期的战略计划、规划”这说明作者肯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具有政策连续性的优点。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即中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1)我国多党合作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的。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团结合作。(2)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和参政党,而不是反对党或者在野党。这是因为我国民主党派与共产党在政治目标和根本利益上具有一致性。(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与各民主党派作为亲密友党和参政地位,决定了我国多党合作是团结合作,而不是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互为对手、彼此倾扎的关系。(4)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场所。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奉天承运”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最早从秦朝开始使用,明朝正式使用在帝王诏书上,《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可见,这一词语主要体现了古代帝王
A.宣扬迷信思想
B.祭祀天地神灵
C.宣扬君权神授
D.报答天地之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应该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C.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人民要求建立先进工业国同落后农业国现实的矛盾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