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04 08:45: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2007年中国向外国银行开放银行市场,一批外资银行在中国建立。对此看法错误的是( ? )


A.世贸组织是致力于贸易自由化的国际组织
B.这有利于提高中国银行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C.这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压力和严峻挑战
D.这意味着中国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最终完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各项关于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主张互不干涉内政
B.主张实行不结盟的方针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主张互不侵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理解,意在要求学生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和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 91eXaM.org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守旧人士认为机器会震动皇陵,破坏风水,因而加以反对,不得不把机器动力改成用驴马来拖车。
材料二  火车伸向远方的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毕竟昭示着新时代的到来。19世纪90年代末,反对之议已波澜不兴。1890年,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显。”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自建第一条铁路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铁路运输业在百般阻挠下仍能发展壮大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历程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1)解决煤炭运输的问题
(2)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落后面貌和挽救民族危亡而作出的探索与努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铁路交通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3)铁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先进生产力代表社会发展方向,不可阻挡;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应加大自主创新。


本题解析:本题以中国铁路发展来考察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交通的影响,要求学生具有分析材料、概括总结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全面分析的能力。材料一二三分别表明:中国铁路诞生,但由于守旧迷信思想导致其思想发展受挫;铁路具有优越性,在19世纪90年代末开始日益发展;现在高新技术铁路日益发达。问号(1)根据材料总结即可,为了运输煤炭,满足洋务运动的发展需要。问号(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铁路优越性等方面回答(如洋务派等开明人士推动,经济发展要求便捷的运输工具,列强对中国加强侵略、资本输出投资于铁路,民众爱国运动、要求收回路权自建铁路,近代科技思想传入等,言之有理即可)。问号(3),铁路由兴起、挫折到不断发展更新,说明新兴生产力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也从反面说明落后观念阻碍科技发展。总之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这样,他否定了儒教中国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而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通过把工作转移到家庭之外,工厂也从不同的方向吸引父亲、母亲、孩子远离家庭,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生活方式。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在华北农村占主导地位,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改革封建婚姻制度已成当务之急。1950年5月我国颁布并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后,在华北农村开展了一场广泛深入的婚姻制度改革,经过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和建立婚姻登记制度,最终实现了从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向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的嬗变。
——张志永《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改革
(1)据材料一指出,梁启超的家庭伦理观。(2分)试分析梁启超的家庭伦理观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概括材料二、三,指出推动家庭变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4分)你认为封建婚姻制度有什么弊端?(3分)


参考答案:
(1)观点:在注重个人道德观的同时,更应注重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的培养。(2分)
背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学东渐,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的加深等。(6分)
(2)社会经济的发展(或社会化大生产);国家的政治变革(或政府政策推动)(4分)包办、买卖、强迫婚姻、男尊女卑、夫权制度、漠视子女利益等。(3分)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我国“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民用工业企业中分别有50个部署在东北地区,32个部署在中部地区,国防工业企业中的大部分部署在了中、西部地区。国家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原有工业基础和各地资源优势
B.促进工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均衡发展
C.打破西方对华经济封锁
D.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调整工业布局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工业合理布局,推动经济均衡发展,原来的工业合理布局非常的不合理,内地太少,当然经济也不能均衡发展。所以答案是B。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当然不好,所以A和题意是矛盾的。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