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33:55
1、判断题 图1和图2是新中国的两次外事活动片,它们所反应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共同原则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及图片信息,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中苏结盟、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选项,“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另起炉灶”均针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不符合共同原则。但两者均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
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朝三暮四 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题干观点认为周文王行仁义得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国;“世异则事异”,世道不同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
B.墨翟
C.孟轲
D.庄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可知是儒家思想,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