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04 08:33: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图1和图2是新中国的两次外事活动片,它们所反应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共同原则是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72年毛泽东会见尼克松
A.独立自主
B.“一边倒”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另起炉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及图片信息,两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中苏结盟、中美关系正常化。结合选项,“一边倒”指的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另起炉灶”均针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时期的不平等条约,不符合共同原则。但两者均反映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立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古代的许多成语出自先秦诸子,下列成语出自《庄子》的是 (?)
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C.朝三暮四 君子之交淡若水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春风化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B.守株待兔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
D.兵贵神速 置之死地而后生《孙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上述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
A.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B.西欧、日本经济崛起,抵制美国的经济控制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日本、西欧、美国的市场竞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
A.孟子的“仁政”学说
B.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
C.墨子的“兼爱”思想
D.庄子的“齐物”观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题干观点认为周文王行仁义得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国;“世异则事异”,世道不同了,处世行事的方式方法也要相应变化。这体现的是一种变革思想,属于法家。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根据以上分析,ACD项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
A.韩非
B.墨翟
C.孟轲
D.庄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可知是儒家思想,C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