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04 08:20: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商鞅在诸子百家学说中,热衷于
A.儒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兵家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  )?
A.1949~1952年  
B.1949~1956年?
C.1953~1956年
D.1949~1957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过渡时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段过程,即1949~1956年。故正确答案为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英国宪章运动中,标志着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界限的事件是
A.《人民宪章》的提出
B.全国宪章协会的成立
C.1842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D.1848年提交的新请愿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842年的请愿书抨击了社会贫富不均现象,这表明宪章派与资产阶级激进派划清了界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4月盐城市高三第二次调研13题)1986年,邓小平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等科学家时说:”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从这段话中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
A.科学有助于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B.中国科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
C.科学是发展中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D.科学是世界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从所给的材料来看,强调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都离不开科学,但并没有中国科学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世界的意思。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指出:“现在进一步考虑,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恐怕也是一个好办法。”这里的“某些问题”是指
A.国家统一
B.所有制问题
C.民族关系
D.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关键要抓住“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某些问题”,联系80年代邓小平理论发展的史实,可知这里的和平共处指的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和平共处,即一国两制构想,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一国两制提出的意义①“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方针;②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新形式,为一个国家内政问题的处理提供了新方法;③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处理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和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