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15:32
1、判断题 下列关于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2、选择题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为摆脱危机,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一条用改革的办法渡过危机,如美国的“新政”;一条是走上法西斯侵略的道路,如德国和日本。据此回答。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但很快演变成世界性危机。这说明2.下列因经济危机引起的历史现象与世界民主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背道而驰的是
①法西斯势力猖獗
②提高进口商品关税
③不断出现示威游行
④加紧对殖民地进行掠夺
A.世界存在共同的基本矛盾
B.美国是世界头号大国
C.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工业化
D.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
E.①②③
F.①③④
G.①②④
H.①②③④
3、判断题 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4、选择题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有
①持续的时间长
②波及的范围广
③发生在欧洲地区
④破坏性特别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判断题 有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而政府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是一只“看得见的手”。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从单纯依靠“看不见的手”转为兼用“看得见的手”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初,胡佛政府运用的是上述哪只手?其主要观点是什么?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斯福总统运用的是上述哪只手?列举三例说明他在社会救济方面是如何用这只手的。并说明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里根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分别是如何运用“看得见的手”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