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09:30
1、判断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标志。但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民代表大会在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及监督权之余,将国家权力中的行政权、审判权、法律监督权等分别委托给政府、法院、检察院,而全国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则必须对选出的代表、委托的国家机关进行监督。这体现了(? )
A.“双重委托,双重监督”的原则
B.直接民主的原则
C.间接民主的原则
D.民主代议制形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采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代议制,通过选举代表,由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代表大会来管理国家,这是第一重委托。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了更专业的管理国家,选举“一府两院”来行使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人大委托“一府两院”是第二重委托。材料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原则,故答案为A。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事,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①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③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④ 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托列举项再现史实时间后运用首尾判断法:③为 1953 年初,时间最早;④为 1956 年底,时间最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宋明理学是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以下各项反映了宋明理学这一特点的是
A.宣称“仁义”是最高的道
B.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C.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D.提出“尊王攘夷”,强调“华夷之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学化特点,例如吸收禁欲主义思想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点评: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盛行,道教在民间也广泛传播,唐朝统治者奉行“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行的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受到挑战。另一方面,儒学也在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隋朝的儒学家即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中叶以后,韩愈等儒学大师便积极援佛入儒、援道入儒,开了宋明理学之端绪。北宋时,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儒家学者则继续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由此,儒学得以复兴,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58-1971年美国和西欧共同市场的经济增长率(1971年比1958年增长总和):下表反映的情况导致的世界形势是
[? ]
A.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多极化格局
C.西欧取得了军事上的自主
D.欧洲恢复了世界政治中心的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金城公主入藏后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帝上表曾说:“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对“和同为一家”理解正确的有?
①唐朝加强了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②汉藏两族的民族矛盾消失
③巩固了唐蕃间的友好关系?
④充分表达了藏汉两族人民要求友好相处的共同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唐蕃的民族关系,分析材料,结合史实可知唐蕃在当时中国境内是两个 对等并存的政权,元朝时宣政院的设立标志着西藏归属中央政权。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民族差异、统治者政策的不同等诸多因素,民族矛盾是不可能消失的,因此①②说法明显错误,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