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6-04 08:07: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2、判断题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这些流派依次分别是
A.儒、道、法
B.道、法、儒、
C.儒、法、道
D.道、儒、法



3、判断题  下表是关于西藏经济变化的数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粮食总产量
牲畜总头数
1958年
约3亿斤
约1100万
1965年
5.8亿斤
1800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西藏人民的勤劳
C.西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D.西藏民主改革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答案 D
西藏民族区域自治成立在1965年,故A错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开始在1978年后,故C错误。西藏人民的勤劳不能成为主要原因
马上分享给同学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