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07:42
1、判断题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分权破坏天下安宁之血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B.孟子主张“民贵君轻”、“性本善”
C.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明道德”
2、判断题 有学者将春秋战国时期的几种思想流派分别描述为:“全面归附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据此分析,这些流派依次分别是
A.儒、道、法
B.道、法、儒、
C.儒、法、道
D.道、儒、法
3、判断题 下表是关于西藏经济变化的数据,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粮食总产量 | 牲畜总头数 |
1958年 | 约3亿斤 | 约1100万 |
1965年 | 5.8亿斤 | 1800万 A.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西藏人民的勤劳 C.西藏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D.西藏民主改革 |
东南亚国家联盟:
简称东盟。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政府间、区域性、一般性的国家组织。1967年8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
东盟的成立:
1、背景:消除内部矛盾,促进区域发展的必要性;欧洲一体化成功的影响。
2、形成:
(1)成立标志:1967年,曼谷五国外长会议签署《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
(2)新阶段:1976年,印尼巴厘岛第一次首脑会议(签署两个文件)。
(3)进程: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2002年,自由贸易区启动。
3、性质: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4、作用: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扩大了东盟在亚太地区乃至世界上的影响。
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1、趋势: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规模不断扩大;?
(2)、形式多样、模式各异的区域集团化组织的建立;?
(3)、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
2、认识(影响):?
(1)区域经济集团化既在集团外具有排他性,又具有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经济联合的积极作用。?
(2)对前者要谨防其破坏性,即防止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经济保护主义兴起,从而使经济纠纷、摩擦和竞争演变为政治性,甚至是军事性的对抗。?
(3)对后者要积极加以促进,以求生产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进一步提高,以造福于全人类。?
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三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向主要出现在欧洲。?
2、第二阶段为六七十年代,在这一阶段里,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区域集团化成了世界经济的普遍现象。?
3、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即较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
试题ID | 试题题文 |
---|
4、判断题 新中国成立后,在工矿企业进行的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主要是为了
A清除反动分子和封建残余? B改善工人的生产劳动条件
C改革不合理的生产关系? D促进实现生产技术现代化
5、判断题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A.北约建立
B.中苏建交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欧共体成立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