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8:02:45
1、判断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居室建筑的发展趋势所呈现的典型特征是
A 中西合璧? B 完全西化? C 封闭保守 ?D 中西排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同学的学习卡片中有一幅图(如下图),对此图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反映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B.表明美国已放弃“两个中国”的政策
C.体现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
D.说明中国成为多极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表格中时间可以直接排除A,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获得支持票数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了发展中国家对新中国的支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美国敌视、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政策的破产,是我国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因此C符合题意,而B的表述不合史实,另外当时依然处于两级格局下,D的表述也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不幸逝世,他曾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有关下列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在预测地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B.图二反映出中国为和平利用核能源作了卓越贡献
C.图三反映出“文化大革命”促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
D.图四反映出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动仪属于观测地震的仪器,可以排除;A;原子弹爆破以成功属于军事科技成就,不属于和平利用核能,排除B;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是科技人员的研究结果,而不是文革推进的结果,可以排除C;神州5号成功表明中国航天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题目要求,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召开是在(?)
A.马来西亚
B.印度尼西亚
C.坦桑尼
D.埃塞俄比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是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对“人与自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完全没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B.陶渊明的田园诗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恬淡
C.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反映的现象不利于生态平衡
D.唐朝时期围湖造田,对自然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天人感应”中的“天”即自然,但其理论属于唯心主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