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六)

时间:2019-06-04 08:0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  )。
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
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



2、判断题  编于唐初的《百行章》写道:“人虽有貌,不学无以成人。但是百行之源,凭学而立,禄亦在其中矣……温故知新,可以师矣。若不广学,安能知也?未游边远,宁知四海之宽?不涉丘门,岂知孝者为重乎?”该材料无法体现(?)
A.孔子教育主张的影响
B.儒家伦理的观念
C.“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D.理学思想的熏陶



3、判断题  关于1949年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①以老解放区的新教育经验为基础?②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
③借鉴美国经验?④使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路线与“两个凡是”方针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反对个人崇拜      
B.是否坚持毛泽东思想
C.党的工作是否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5、判断题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951年法、意、西德等六国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它改变了不触及国家主权的松散的合作方式,而是建立一个超国家的组织机构,有权决定煤钢生产的价格、原料的分配,对违反规章的企业进行处罚。后来荷兰等国提议将联合扩大到电力、原子能、交通等领域,几经磋商,到1957年六国签署了《罗马条约》。
结合所学,分析20世纪50年代西欧经济合作的特点及其影响。(10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