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04 08:02: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秦初,七夕是一个禁忌日,汉代由凶时恶日转变为良辰吉日,有七夕节之说,但它是
女性节日,女性庭院之巧是主要节日习俗,伴随着七夕节日的是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牛?郎织女传说”,直到明清这一情形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20世纪末,有人提出七夕节为中国情人节、感情节的说法,2005年全国政协委员提议将七夕定为中国情侣节。这些变化
A.反映了民众精神情感的需要
B.节日是可以改变的
C.农耕文明开始向近现代化过渡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七夕节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的时代民众的不同的情感需要,也反映了民众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故选A。B项错误,材料中心意思并非是为了说节日是可以变化的,而是通过节日的变化反映民众情感的需求;CD项错误,在古代,七夕节也发生了变化,无法体现出现代化的要求或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
A.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B.促进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D.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近代民族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代表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故选A。B项是政治方面;C项说的是思想方面;D项说的是消极方面,是民族工业的不足,与题干意思不符。
点评:近代民族工业在甲午战后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一方面,经济力量的增强,为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个方面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力量也得到了壮大,为革命的发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2年,民族资本家宋棐卿在天津创立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约三年时间,代理商遍布全国许多大中城市,产品远销东南亚。至此,他最有民族成就感的当是实现了商标中哪两个信息的寓意?

A.资本形式和商标图案
B.公司性质和注册地点
C.品牌名称和商标图案
D.公司名称和资本形式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图摘自某老师的课件,其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
A.万隆会议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尼克松访华
D.上海合作组织建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合理解读的能力。由图片中的“美国孤立政策破产”“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等可知,符合这些特点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材料二:近代中国最主要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问题是振兴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平、富强、屹立于世界先进国家之列。这可以说是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
----唐培吉等著《两次国共合作史稿》
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实现后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2)结合材料一及材料二回答,近代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目的有何不同?两次合作的建立有何共同依据?(3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别有哪些(4分)


参考答案:(1)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1分)
影响: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2分)
(2)目的:前者是为了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后者是为了抗日。(2分)
共同依据: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的共同的根本利益。(1分)
(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1分) 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分)
有利因素:两岸民心、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特别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等。(1分)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美国的干扰等。(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1)根据课本所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在1924年的国民党一大上,其作用是答出国民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即可。(2)第二次合作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针对的日本的侵华,前者主要的背景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其合作主要原因是国共之间利益和民族矛盾的转变(3)考查的是台湾的回归问题,根据课本答出“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然后答出其基本方针,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承诺不放弃使用武力。在答出是否有利于回归的因素,本题基本上的课本知识点的再现,难度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