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04 07:11:31
1、判断题 战国时期有一个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个流派应是
A.墨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可以看出该派别主张根据时事的变化进行政策的变化,也就是主张进行改革。因此应该是法家,本题选C。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但它仍是近代史上占统治地位和主体地位的经济。下列关于自然经济解体的说明,正确的是( )?
A.原因: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
B.作用: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C.程度:从沿海到内地、整体上解体?
D.结果: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应逐个分析,采取排除法。A项所述中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是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不正确,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是因为外来资本主义的入侵;B项自然经济解体的作用是为近代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符合史实;C项从沿海到内地、整体上解体与史实不符;D项自然经济解体的结果是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也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09年高三第一轮复习联考试卷,历史,11)2008年7月29日,国产“和谐号”动车组列车驶进合肥火车站,这说明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质的飞跃。以下对中国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铁路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
B.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北洋军阀时期
C.“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D.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性运营的磁悬浮列车线路在上海开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辛亥革命前夕,已陆续修建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材料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3: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材料一集中体现孔子的什么主张?(2分)材料二反映苏格拉底的什么观点?(2分)二者在本质上有何相似之处?(2分)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6分)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4分)本质区别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0分)
(4)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研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2分)
参考答案:
(1)孔子主张:“仁”;“以德治民”(2分)苏格拉底主张: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2分)相似本质:都体现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2分)
(2)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6分)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4分)
本质区别:阶级立场及根本目的不同。(2分)
(3)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4)结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知体现了孔子“仁”、“以德治民”的主张。“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美德即知识” 可知体现了苏格拉底“善是人的内在灵魂;美德即知识”的主张。根据所学知识,两者都关注人、探究人和人类社会。
(2)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两者都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再注意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最后注意西方启蒙思想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建立理性王国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中国的启蒙思想没有突破传统儒学的范畴。
(3)根据材料信息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同为启蒙思想,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是指 黄宗羲等人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再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但要注意紧扣题意,言之有理。如材料是关于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对比,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创始国不包括
A.美国
B.加拿大
C.墨西哥
D.古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