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一)

时间:2019-06-04 06:55:4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表演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参加万隆亚非会议的各国求同的基础是
①反对殖民主义?②维护民族独立
③共同的社会制度?④发展经济、寻求合作的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判断题  民主法制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一部法律,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它是
A.《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B.《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3、判断题  思想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1) 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4分)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既然志在“以文化解决政治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而新文化派在文化和政治之间频繁穿梭时也从未感到有一道界线。对他们来说,文化与政治是一体的。陈独秀1917年写道:“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道德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他显然将新文化运动看作他所理解的“共和政治”工程的文化方面c另一方面,五四运动也决非一个纯粹的政治运动,它也有自己的文化诉求,只是它的文化诉求对立于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诉求。
——摘自《中华读书报》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并从思想文化角度指出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系动的关系。(6分)
材料三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的三次结合。他指出第一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前后,表现为《宣言》的价值观与救亡图存运动的结合。第二次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宣言》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第三次结合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这次结合完成了历史主題的转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十年研究述评》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6分)



4、判断题  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继“两弹一星”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是
A.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5、判断题  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共和国红镜头》中说:“一曲共产主义‘狂想曲’,把一辈子受苦受穷的人民都鼓动了起来,梦想着早日走进粮食成山、食油成河、钞票作废的‘神仙乐园’。一个比一个大的‘卫星’从土疙瘩里升了天。毛泽东看到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卫星’,由衷地高兴。他多么希望他的人民幸福富裕,一夜之间摆脱贫穷走进共产主义!”以下对这段记述的评论正确的是
A.是作者虚构的,不符合历史事实
B.反映了当时党和政府的决策出现了重大失误
C.说明中国已经具备了迅速实现共产主义的条件
D.“两弹一星”成功发射振奋了民族精神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