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二)

时间:2019-05-31 09:01: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2、判断题  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尔描述了一种现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任何大的民族企业,不论是“美国的”、“德国的”还是“法国的”大企业,都难以生存。这表明经济全球化时代
[? ]

A.世界经济发展趋于合理平衡
B.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出现变化
C.跨国大企业的民族属性消失
D.发达国家的资本开始扩张到全球范围




3、判断题  邓小平说:“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这可以解释
A.国家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正确性
B.“百花齐放”文艺方针的科学性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不可行性
D.“大跃进”运动的客观实在性



4、判断题  有人将法德的关系作如下比喻:原来两国都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各有各的交通规则,法国采取了“民主”规则,德国采取了专制规则,结果一再撞车。现在仍旧在同一条马路上开车,大家都遵守相同的“民主”规则,不再撞车了。这里第二个“民主”的含义是指
A.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B.民主权利的逐步扩大
C.欧洲的经济一体化
D.法德关系的和解



5、判断题  下列关于春秋到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自孔孟以来,其内容和地位未发生大的变化
B.其压制人民反抗,维护统治的作用不断增强
C.后代儒学的发展是以继承前代为前提的
D.是对中国政治伦理道德等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文化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