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8:43:05
1、选择题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这有利于激发正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新文化运动才动摇传统思想的统治地位,故A项排除;CD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朱熹曾说:“为仁者,必有以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朱熹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A.“理”是世界的本原
B.“仁”的重要性
C.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D.成为“仁者”的主要途径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句是朱熹对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论语注解。意思是实行仁德的人,一定有战胜一己私欲来回复礼义的方法,那么所做的事都是(遵循)天理,而且我们也会再次保全我们的仁德之心。主要想说明的是成为仁者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亡国”和“亡天下”的论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②是早期启蒙精神中的“民权”意识
③成为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 ④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
A.①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顾炎武的思想。根据所学可知,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故其针对的是“私天下”的君主专制,是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思想来源,反映了知识分子对文化存续的关注。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顾炎武的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战国时期有一学者提倡“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该学者所属学派是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特有类似观点的人应是
A.孟子
B.泰勒斯
C.韩非子
D.达尔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