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时间:2019-05-31 08:4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称:“这里还有其他一些人(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但是,罗马人,你记住,你应当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这将是你的专长,你应当确立和平的秩序。”对此话的最佳理解是


A.罗马人有自己的法律和政治成果
B.希腊人有着突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
C.罗马人的艺术和哲学成就胜于希腊人
D.罗马人比希腊人更擅长运用政治的权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古代罗马人为统治广大国家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从题干材料“(希腊人),……将铸造出充满生机的铜像,造得比我们高明,……在法庭上比我们更加雄辩”,可以判断古希腊人创造了辉煌的艺术和哲学成就,故A、B两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和“用你的权威统治万国”可知D项最能够反映材料的主旨,所以D项最全面。C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考点定位】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如图,下列图片中所显示报告出现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B.解放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大革命时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论十大关系》是1956年毛泽东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经验和苏联建设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必须注意和要调整的十对关系。故选A。大革命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是第一位的矛盾;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为第一位的矛盾,需要集中力量解决这样的矛盾。因此BCD错误。
点评:《论十大关系》体现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也需要了解。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欧洲一体化从一开始就跨越了自由贸易区阶段,于1968年实现了关税同盟,于1993年基本建成欧洲统一大市场,于1999年欧元顺利启动,首先在11个成员国实现了货币联盟,目前正在……为实现政治联盟积极创造条件。
——百度百科《欧洲一体化》
? 材料二:2010年3月25日,欧盟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在有关援助希腊(注:希腊属于欧元区,出现债务危机)的问题上,……德国主张主要交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国等非欧元区国家也主张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求助。法国则从维护欧元区的面子和声誉的角度出发,主张由欧盟包办援助希腊的事务。最终通过了计划协议,还是妥协性的。
——上海证券报《欧盟经济一体化遭遇重大挫折》
? 材料三:欧盟的建立对于欧洲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但对非成员国向欧盟国家的商品和劳务出口、直接或间接投资就可能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由于欧盟内部生产要素、商品的自由流动所导致的生产的调节,也会出现各个集团利益的重新分配,从而使一部分企业和个人遭受损失。……可以预言,随着欧盟经济一体化和政治一体化的发展,欧盟将在经济上持续走强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百度百科《经济一体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欧洲一体化的主要进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材料二说明的问题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评价欧洲一体化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欧洲统一大市场、货币联盟。
(2)解决希腊问题上出现分歧,欧盟内部存在矛盾。对欧盟发展起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有意加入欧元区国家的信心);长期看,利于推动合理有效机制的建立。
(3)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增强欧盟对外经济竞争力;提升欧洲在国际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对欧盟内部成员国的发展利弊不一;具有一定排他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一位欧洲的环球旅游家,于1918年来到中国的某个大城市,在该城市他不可能见到
A.一群年轻人到电影院看《歌女红牡丹》
B.有人在谈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C.该城市刚好在举办大型舞会
D.读报纸时,看到一则征婚广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歌女红牡丹》是中国近代史第一部有声电影,它上映的时间是1931年,所以与题干中的时间1918不符合,所以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3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西欧经济的增长速度,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仅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西欧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地位迅速提高。
在高速发展的20年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9%。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而美国所占的比重日益缩小。
西欧的黄金储备在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中的比例增大(见下列图示)


材料二: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增长率,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黄金时期”的经济增长率。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趋势(见下图),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它们的剧变和解体。不过令人惊讶的是,东方的社会主义中国从上世纪70年代末进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的成绩,今天经济总量已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谈谈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分析产生这种趋势的原因。(8分)
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消长变化及其导致的主要后果。(8分)
⑶分析20世纪50年代的前半期,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比“黄金时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的原因。(6分)
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在20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而中国却保持了高速增长的趋势?(8分)
⑸根据以上材料,可看出从20世纪中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2分)


参考答案:⑴总趋势: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西欧和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主要原因: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运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干预经济。(8分)
⑵消长变化:美国资本主义是在发展中相对缓慢,西德慢于日本却快于美国,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主要后果:西欧和日本的崛起,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20世纪70年代,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8分)
⑶战后初期欧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6分)
⑷原因: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了苏联模式,且社会主义改革基本陷于失败;而中国吸取中外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建设经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8分)
⑸呈现多极化的特点。(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5 6 7 下页 尾页 6/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