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5-31 08:42: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从根本上说,元朝能统一中国并维护近百年的原因是
A.蒙古族善骑射,军事力量强大
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等善谋略
C.重用“汉人”和“汉法”,接受先进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
D.实行民族分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应注意分析找出因果内在联系,并注意把握“根本”二字,少数民族征服先进地区,必须适应其生产力的发展,改变旧有生产关系,别无他途。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从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中国近代化进程步履维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1894年、1895~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

年代
合计
商办(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官办或官商合办
外国人办(注)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千元)
资本所占比重
设厂数
资本
千元)
资本
所占
比重
第一时期(1872~1894)年
175
48893
53
4678
9.6%
19
16196
33.1%
100
28000
57.3%
第二时期(1895~1913)年
685
223423
463
90801
41%
86
29469
13%
136
103153
46%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材料二?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表

材料三?中国近代出口商品分类比重表(%)
品种
年份
农产品
手工产品
机器产品
其他
1893年
15.6
81.8
2.6

1910年
26.8
41.4
18.8
1930年
45.1
30.6
19.7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种不同性质的企业是怎样形成的?从第一时期三种资本所占的比重看说明了什么?(6分)
(2)从材料一看,第二时期中国境内工业与第一时期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4分)
(3)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怎样的趋势?形成这种趋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4)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哪些特点?(3分)


参考答案:(1)形成:①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或官办企业)的刺激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近代企业,形成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分)
②洋务企业是因为内忧外患的形势而兴办(1分)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1分)
说明: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不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外商企业在中国占据优势地位。(1分)
(2)最明显的变化:商办企业(或民族企业)超过官办企业,发展迅速。(2分)
主要原因:甲午战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这些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创造了有利于投资办厂的社会环境。(2分)
(3)趋势: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后增长更快。(2分)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2分)
(4)特点:①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落后。②中国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③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是注意分清商办即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官办和官商合办即洋务企业、外国人办即外商企业。根据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沿海地区产生。洋务派在“自强”和“求富”口号下19世纪60年代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民用企业。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通商口岸开办船坞和工厂,形成了外商企业。从统计表可以知道当时外商企业经济比重占绝对优势。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材料可以得出,与第一时期比较,第二时期工业发展最明显变化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超越官办企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从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刺激(或戊戌变法的影响);收回利权运动;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发展实业的法令,这些都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等方面进行回答。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分析表格数据,近代进出口贸易呈现出的趋势是不断增长。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趋紧密。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的获取能力。根据图表和所学知识来进行回答,农业和手工业是中国近代经济的主体,中国经济落后。中国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提供原料,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中国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我们通常所说的“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过渡时期”是指?
A.从解放战争爆发到新中国成立面
B.从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到新中国成立
C.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从新中国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计划总署,莫内负责制订了第一个七年计划(1947—1953),以此来刺激法国经济的恢复发展。195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1954—1957)。这说明:
A.法国实行计划经济
B.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
C.法国政府主导型经济
D.法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代表中央向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作了“双百”方针的报告,指出这一方针是
①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来的
②是在承认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③是在国家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的迫切要求基础上提出来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