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8:32:45
1、选择题 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反映的是天地都有自己运行的规律,“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表明万事也都有其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ABC三项在材料中并没体现,故答案选择D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的相关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 )
A.孟子
B.老子
C.荀子
D.墨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荀子在总结各家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庞大而系统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杂取百家,与孔孟思想不完全一致,长时间不被正统的儒家重视,但却是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故正确答案为C。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的思想家对自然科学和玄学都没有多少兴趣,他们提供讨论的哲学是社会的、政治的和伦理的。从规劝和改良的语气来看,这种哲学无疑反映了一个屡起冲突、政治混乱的时期……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属于这一时期特征的思想是
A.强调要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B.提出“春秋大一统”,以德为主,以刑辅德
C.三教并行
D.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思想。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所揭示的时期应是春秋战国时期。分析选项,A是这一时期的道家思想,符合题意;B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与题意不符;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的“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是在说宋明理学对社会发挥的作用,即形成了新的价值取向,所以A正确。B本身表述符合程朱理学,但是题干不是强调这一点;CD也不符合题干的内容和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三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