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31 08:30:0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76年,在贫穷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但却普遍存在着“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对这种劳动状态评价合理的是?
A.是人民公社化运动初期管理失误造成
B.是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果
C.有利于在集体合作中提高劳动生产力
D.是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阵痛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
A.左宗棠收复新疆
B.曾纪泽收回伊犁
C.刘永福抗法
D.冯子材镇南关大捷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20世纪5O年代中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据此回答:
(1)我国对农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方式分别是什么?我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有何突出的特点?
(2)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3)在民族关系和外交上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上述举措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1)方式:对农业的改造是通过农业合作化的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赎买政策,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实行全行业的公
私合营。?
特点: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
(3)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外交: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会议的圆满成功。
(4)核心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本题解析:1954年宪法规定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的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三大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正值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之际。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该表中列举的史实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选项是

史实
推论
选项
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
世界不同民族开始了政治文化交流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初步形成
世界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达成一致
B
二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建立
清除了贸易壁垒,遏制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
至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
D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两弹一星”是指(?)
A.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C.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